8:17:34 本章字數:2749
午後剛過,秋日陽光乾燥又刺眼,臨榆縣火車站站臺前面,從北京開來到的火車車頭噴射出一股濃郁的水蒸氣,在最後一聲清長的汽笛聲中總算停穩下來。袁肅在幾名縣政府官員與警衛員的陪同之下,站在站臺中央的位置,等候著火車上走下來的人。
各節車廂陸續開啟,這列開往關外的火車並沒有多少旅客是到臨榆縣,只有零零散散個別幾個旅客。很快,在靠近列車後半截的一節車廂裡走出了三名身穿軍裝的青年,站在袁肅身邊的杜預最先看到,隨即立刻向袁肅示意了一下。
袁肅看了過去,轉而帶著熱情的笑容快步向那三名身穿軍裝的青年迎了上去。
“一卿,贊燻,你們啊,這都拖延了多少個月才肯到來,真是想煞我也。”
這三名身穿軍裝的青年其中二人不是別人,正是陸軍預備大學堂與袁肅同期的袁績熙、董政國二人,至於另外一名雖然尚且不知道名字,可從對方與袁績熙、董政國穿著一樣學員軍裝來看,顯然也是陸軍預備大學堂畢業的學員。
袁績熙、董政國等三人各自提著行李,看到袁肅親自到火車站站臺來迎接,心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感動。要知道雖然大家是同期畢業生,可袁肅一則是大總統袁世凱的侄子,二則現在又是堂堂的山海關大都督,身份地位的差別是不可能沒有的。然而即便如此,袁肅還能如此這般的禮賢下士,怎能不引人感慨萬千。
“袁都督公事繁忙還親自到站臺迎接,實在叫我等誠惶誠恐。”袁績熙很客氣的說道。
“是呀是呀,梓鏡兄完全不必如此,我們正準備叫車去大都督府呢。”董政國性子粗狂,倒是沒像袁績熙那樣稱呼袁肅為都督。
“瞧你們說,你們可不知道,我是天天盼著你們能早些到,倒是你們偏偏還這麼遲才到。別的不說,大家同期同窗,你們又肯屈尊降貴來我麾下,我豈能不盡地主之誼?先不說那麼多了,馬車就在外面,上了車再說。”袁肅笑著說道,隨即示意警衛員去幫忙提行李。
一行人在往車站外走去的時候,袁肅順便向袁績熙、董政國介紹了陪同在旁的幾位臨榆縣官員,捎帶的也把臨榆縣目前的情況說了一下。袁績熙則把跟著自己與董政國一起來的另外一位學員做了介紹,對方姓紀,名伏義,表字凌普,並非是陸軍預備大學出身,而是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輜科二期畢業生,之前一直在陸軍預備大學留校助教,如今結伴同行而來。
袁肅對紀伏義的名字倒是一點也不熟悉,歷史上似乎並沒有這一號人物。他仔細打量了一下對方,此人身材拔高、身形並不算壯實,不過無論是從站姿還是走姿上,都能看出一股剛剛正正的氣勢,十足的是一個嚴於律己的軍人。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不管是軍官學校還是預備學堂,大家都是保定軍校出身,不分離我。既然這位紀兄弟不嫌來投,我自然是無比歡迎也無比榮幸。今後大家就是自己人,千萬不要客氣。”袁肅爽快的笑著說道。
“承蒙袁都督不棄,伏義今後甘為袁都督前驅。”紀伏義很鄭重的說道。
“哈哈,瞧瞧,才說不要客氣,你還這麼客氣,太見外了。來來來,上車上車。”
在前往大都督府的路上,袁肅詢問三人為何會遲了這麼久才來。袁績熙本打算說的委婉一些,不過話才說了一半,一旁的董政國卻在一旁冷聲冷氣的埋怨起來。整件事要分為兩個部分,一開始二人已經安排好行程預備在九月初就動身前往灤州,卻沒想到吳光新暗中搗亂,讓學堂留他們又瞎忙活了一陣。
聽到這裡,袁肅不禁臉色變了一下,忍不住問道:“吳光新這廝竟這般小雞肚腸嗎?”
董政國牢騷的說道:“這種小人,我最看不慣了。狗仗人勢,欺人太甚。”
袁肅深沉的點了點頭,唏噓的說道:“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今後這種人還是少有來往的為妙。不過,你們該不會被留在學堂一個半月的時間吧。”
袁績熙說並沒有被拖延這麼久,本來學堂也沒多少需要幫忙的地方,無非是從保定搬遷到北京需要一些人手來張羅,但大部分已經都料理妥善了。所以後來在胡龍驤的安排之下,一行人在九月下旬打算啟程前往灤州。哪裡知道也就是這段時候,有報道說袁肅被山海關鎮守使逮捕了,一行人一時又不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就怕現在過去會倒添麻煩。
聽完袁績熙的話,袁肅再次點了點頭,他笑著說道:“原來如此,之前我與山海關鎮守使有一些誤會,事實證明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