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中的好感。在朱辰星想來,在正德駕崩後他當皇帝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放眼當今天下,各地王爺裡面無論從威望還是才能來說,他朱辰星幾乎是首屈一指的。他認為他當皇帝是十拿九穩。
可是讓他萬萬想不到的是就在前幾日,禮部尚書王瓊派人給他送來了訊息。來人把張太后召集朝臣們議事的經過整個完完整整的全部說給了魯王朱辰星。
朱辰星聽後,頓時呆了。一股股的失望湧上心頭,他當時便是有萬念俱灰之感。
隨後朱辰星便是把全部的怒氣和憤恨都記在了張太后和楊廷和以及秦厲身上。奶奶滴!張太后,你個死婆子,都是那麼大年紀了還想主持朝政。你一個女人家家的懂個屁呀?再說了,我魯王朱辰星哪裡得罪了你,值得你這樣對我。
難道我當了皇帝會不讓你做太后了,你個老不死的,該死的時候不死淨給老子添亂了。
還有那楊廷和,老子可是沒少給你送禮吧?可是你到頭來竟然這樣禍害老子。行,咬人的狗不露齒呀,等著吧,楊廷和,等有了機會老子第一個收拾的便是你。
那個小崽子秦厲,他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小蔥呀?竟然那麼支援朱厚熜。行!既然你不曉得本王的厲害,本王乾脆就弄死你。(未完待續。)
第六百一十四章鋌而走險
朱辰星一聲長嘆,“唉!事已至此,為今之計只有鋌而走險了。”他說話很堅定,絲毫沒有猶豫之色,雖然很不情願鋌而走險,但他既然下定了決心,便是再也沒有更改的可能了。
這是朱辰星的性格,只要是決定了的事情,他萬萬沒有更改的道理。他雖然看起來有些文弱,但心理卻是非常堅強的。雖然和寧王朱宸濠是堂兄弟,但他和寧王的性格卻是大不相同。和寧王朱宸濠那草包比起來,顯然魯王朱辰星要比寧王厲害的多。
趙士春看了一眼魯王,說道,“王爺所言極是,朱厚熜那小子想進京為帝,哼!哪裡有那麼便宜的事。王爺準備了這麼多年,怎麼說也要做最後一搏,在小人看來,那朱厚熜這次是斷然進不了京的。張將軍手裡有三萬人馬,不若就讓這三萬人馬全部出動,這次一定要攔截住朱厚熜,務必砍下朱厚熜的腦袋。
朱厚熜的膽子也是太大了,以為就憑著幾千人馬就想路過山東。呵呵!這小子也是太自高自大了。
呵呵!小人真是納悶了,朱厚熜年齡還小,考慮問題不周也就罷了。可是那興王朱佑杬可是隻老狐狸吶,難道他就沒想到他們這進京會有兇險嗎?
不說別的了,單單是憑著這點兒,這興王一脈就當不得皇帝。”
因為王爺早已決定了的事,趙士春只有進一步分析,為王爺打氣了。
“趙兄說的沒錯,我有三萬人,興王卻是隻有八千人。三萬對八千,這怎麼算起來也沒有失敗的道理。王爺,您就下令吧,讓小人速速調動兵馬好做準備吶!”
兵馬雖然是由張贊統領的。但沒有魯王的命令,張贊也是無法調動。
要知道,朱辰星雖然無比信任張贊,但這兵馬的實際掌控之權還是要親自來掌握的。
張贊好像意猶未盡,接著說道,“王爺請放心,朱厚熜一行只要是來了山東,小人定然會讓他們全軍覆沒。呵呵!到時候朱厚熜死了,這大明的皇帝還不是要落在王爺身上嗎?”
看到趙士春和張贊兩人都是雄心勃勃,絲毫沒有被朝廷嚇住,他們對自己還是有那麼大的信心,對自己無比忠誠,魯王心裡很是歡喜。不過歡喜歸歡喜,可不代表魯王會昏了頭。
魯王略微沉思說道,“還是按照原計劃行事,張將軍的這次行動還是要在暗處進行。我們總不能明目張膽攔截興王的車隊。這次萬一失敗了,恐怕朝廷不會放過我們吶。
本王就是要悄悄的幹掉朱厚熜。
當然了朝廷中的很多大人可能都會料到是本王所為,但沒有真憑實據,抓不到本王的把柄他們也是要瞪眼看著。
濟南府東去一百三十里,有一處山高林茂之地,名叫野狼谷。張將軍呀,本王思慮再三,還是把三萬人馬囤積在野狼谷。雖然從湖廣到京城野狼谷並不是唯一的一條路。但本王也是仔細思索過興王朱佑杬還有那世子的性格,呵呵!依照他們的性格必過野狼谷。他們斷然不會招搖的過濟南府的。”
的確,山東境內可通京城的一條路是要過濟南府,一條路便是要過野狼谷。
在魯王想來朝廷中關於新皇帝的爭論興王是必定知曉的。知道魯王是他們的對手。而魯王便在濟南府。這樣想來,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