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7部分

些其他買賣。如淮鹽、淮布、水泥、肥皂,乃至價值不菲的玻璃和冰翠,只要船幫肯出錢,幾乎就沒有買不到的東西。上到大總管府名下的百工作坊,下到隸屬於淮揚商號的各家店鋪,對船幫的生意,總是會高看一眼。非但提貨速度比別人快,折扣方面也能給予不少方便。

所以《運河雜談》雖然平時主要刊載的都是些風花雪月的民間軼聞和無從考證的儒林**,但只要涉及到大事,基本上就跟《淮揚旬報》一個鼻孔出氣。凡是淮揚大總管府做的,就是善政、德政,凡是大總管府公開宣揚的,就是遠見卓識。不是也是,根本不需要理由!

而由淮揚商號出資興辦的《淮揚商報》,反倒對大總管府沒那麼客氣。特別是涉及到具體某一樣貨物的稅率調整,出入關卡手續,以及商家經營範圍方面,隔三差五,就會故意跟大總管府唱一次反調。甚至在每年的六月和冬至月,這兩個該結算稅金的月份,總是刊登一些商販們因不堪重負而破產、賣兒賣女,乃至自殺躲債的傳聞。好像兩淮的商人們都是被逼著在做買賣,根本沒賺到任何錢一般。

但這次關於《平等之約》的探討,《淮揚商報》卻難得地跟《淮揚旬報》完全站在了同一個立場。甚至比官辦的《淮揚旬報》更為積極,更為主動。第一份報紙剛發行了沒幾天,就又提前增發了新年後的第二份報紙。從第一版到最後一版,幾乎每一版都花費了大量幅面,去刊載眾多商號、店家和掌櫃、夥計們的觀點看法,無一不是在為大總管府搖旗吶喊。

剩下的《揚子江軼聞》、《春秋正義》等報紙,態度就比較複雜了。向來以言談怪誕而吸引讀者的《揚子江軼聞》,很難得地嚴肅了一次,認認真真地分析“人人生而平等”這句話的意思。但是,他們得出的結論,卻讓人看了之後哭笑不得。

“大總管身邊有小人。劉公伯溫獨木難支”,這是在《揚子江軼聞》上,與《平等宣言》並列刊發的,另外一篇文章的標題。執筆者非常仔細地分析了大總管府最近一年多來的各項政令,以及其可能的來源之後,敏銳地判斷出,有人在蠱惑朱重九,令他做出了錯誤的決定。而劉伯溫,顯然是大總管府內現今為數不多的清醒之臣,但是他的遭遇卻跟以往歷朝歷代的忠臣一個樣,說出的話來根本沒人肯聽,並且還給他自己招來了很大的麻煩。

《春秋正義》向來就以維護道統為己任。從前就對淮揚大總管府的每一條政令都品頭論足,這一回,當然也不會放過送上門來的抨擊機會。“倒行逆施!”、“桀紂之令”、“譁眾取寵”、。。。。。,同一期的八個板面,幾乎每一版都是在反駁“人人生而平等”的觀點。每一篇讀起來都如洪鐘大呂,震耳欲聾。

熱鬧,向來不會停留在一個地方。

就在淮揚各地的報紙開始對《平等宣言》品頭論足後的半個月,長江以南,黃河以北的名士大儒們,果斷地掀起了一場聲勢更為浩大的討伐浪潮。這回,分屬於不同門派,彼此間曾經大打出手的儒林名士們,很難得地放棄了門戶之爭。南北呼應,東西配合,齊心協力地對淮揚大總管府進行了口誅筆伐。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興,其國必亡!”在儒林和其他各地計程車紳們看來,朱重九率領淮揚紅巾群賊,顛覆官府,掠奪士紳,已屬於無恥範疇。公然追逐銅臭,參與商號分紅,則為失廉。趁著大賊頭芝麻李病故,而越過趙君用、彭大等人奪權,屬於不義。如今又大肆宣揚什麼“人人生而平等”,視春秋以來的等級秩序為廢紙,更是將周禮破壞一空。

毀禮、不義、失廉、無恥,這樣的人,這樣的強盜大賊,豈有資格再活於世上?天下有智勇之士,當群起而攻之。滅其軍,毀其城、將其本人和其黨羽抓住嚴正刑典,以還天下太平,乾坤郎朗。

這個號召聲音非常大,幾乎在一個月之內,就得到了上千個地方名流和當世大儒的支援。甚至一些道士、和尚、綠林俠客、佔山為王的蟊賊,也紛紛跳了出來。宣佈如果朝廷能重用他們,士紳們能為他們提供便利,他們將不惜一死,替世人剷除奸佞。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來自民間的討伐聲一浪高過一浪,但真正手握兵馬大權者,大多數卻表現得極為謹慎。除了張士誠公開宣佈,從今往後與淮揚大總管府徹底劃清界限之外。其他諸侯,如朱元璋、彭瑩玉、劉伯溫等,態度都十分曖昧。既不阻止各自治下計程車紳、儒林,對淮揚狂噴口水,也不斷絕跟淮揚方面的往來。該派遣使節給朱重九道賀就道賀,該跟淮揚商號做買賣就做買賣,該償還昔日債務的就繼續償還債務,彷彿這場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