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我見過許多在大公司工作的員工,他們擁有淵博的知識,受過專業的訓練,他們朝九晚五穿行在寫字樓裡,有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拿一份不菲的薪水,但是他們並不快樂。他們是一群孤獨的人,不喜歡與人交流,不喜歡星期一;他們視工作如緊箍咒,僅僅是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出來工作;他們精神緊張、未老先衰,常常患胃潰瘍和神經官能症,他們的健康真是令人擔憂。

他們並不懂得工作不僅是為了滿足生存的需要,同時也是實現個人人生價值的需要,一個人總不能無所事事地終其一生,應該試著將自己的愛好與所從事的工作結合起來,無論做什麼,都要樂在其中,而且要真心熱愛自己所做的事。

成功者樂於工作,並且能將這份喜悅傳遞給他人,使大家不由自主地接近他們,樂於與他們相處或共事。人生最有意義的就是工作,與同事相處是一種緣分,與顧客、生意夥伴見面是一種樂趣。

羅斯·金說:“只有透過工作,才能保證精神的健康;在工作中進行思考,工作才是件快樂的事。兩者密不可分。”

機會來自苦幹(1)

做任何事情總是等待機會是極其危險的。一切努力和希望都可能因等待機會而付諸東流,而機會最終也不可得。

關於偉大人物的名言中,有一句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許多人的生命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承受了巨大的苦難。”傑出的才幹往往是從苦難的烈焰中冶煉出來的,從苦難的堅石上磨礪來的。困難總會嚇退一大批庸碌的競爭者。只有真正經歷過艱苦工作的人才能得到命運的垂青。

著名投資專家約翰·坦普爾頓透過大量的觀察研究,得出了一條很重要的原理,“多一盎司定律”。他指出,取得中等成就的人與取得突出成就的人幾乎做了同樣多的工作,他們所做出的努力差別很小——只是“多一盎司”。但其結果,所取得的成就及成就的實質內容方面,卻經常有天壤之別。

約翰·坦普爾頓把這一定律也運用於他在耶魯的經歷。坦普爾頓決心使自己的作業不是95%而是99%的正確。結果呢?他在大學三年級就進入了美國大學生聯誼會,被選為耶魯分會的主席,並得到了羅茲獎學金。

在商業領域,坦普爾頓把多一盎司定律進一步引申。他逐漸認識到只多那麼一點兒就會得到更好的結果。那些更加努力的人就會得到更好的成績,那些在一品脫的基礎上多加了17盎司而不是16盎司的人,得到的份額遠大於一盎司應得的份額。

“多一盎司定律”可以運用到所有的領域。實際上,它是使你走向成功的普遍規律。

例如,把它運用到高中足球隊,你就會發現,那些多做了一點努力,多練習了一點的小夥子成為了球星,他們在贏得比賽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他們得到了球迷的支援和教練的青睞。而所有這些只是因為他們比隊友多做了那麼一點。

在商業界,在藝術界,在體育界,在所有的領域,那些最知名的、最出類拔萃者與其他人的區別在哪裡呢?回答是就多那麼一點兒。“多加一盎司”——誰能使自己多加一盎司,誰就能得到千倍的回報。

世界上有許多不幸的可憐蟲,當機會向他們叩門時,他們卻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因為他們正躺在床上睡大覺呢。

世界上有許多貧窮的孩子,他們雖然出身卑微,卻能幹出偉大的事業來。富爾頓發明了一個小小的推進機,結果成為美國最著名的工程師;法拉第僅僅憑藉藥房裡的幾瓶藥品,成了英國有名的化學家;惠德尼靠著小店裡的幾件工具,竟然成了紡織機的發明者;貝爾用最簡單的器械發明了對人類文明最有價值的貢獻——電話。

苦難與挫折並不總是我們的仇人,某種意義上,它們帶給我們恩惠。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逆反的心理,這種逆反心理可以在人體內發展成為巨大的反抗力量。而苦難與挫折的出現,能激發我們的逆反心理,產生克服障礙,戰勝困難的巨大力量。這就好像森林裡的橡樹,經過千百次風吹雨打,不但沒有折毀,反而愈見挺拔。苦難正是暴風雨,它使我們遭受痛苦,同時也啟發我們的才能,使我們得到鍛鍊。

塞萬提斯在馬德里黑暗潮溼的監獄裡寫成了舉世聞名的《唐·吉訶德》。那時的他窮困潦倒,甚至無力購買稿紙,只能把小塊的皮革當作紙來寫。有人勸一位西班牙富翁來資助他,可富翁說道:“上帝禁止我去救濟他,因為他的貧窮會給世界帶來富有。” 。。

機會來自苦幹(2)

監獄往往能燃起高貴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