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28部分

即便是盛夏之時,太陽當空,也掩不住這裡的陰森氣息……

秦軍先鋒,在離關十樹裡處紮營,埋鍋造飯,煙氣直上雲霄,也代表著,這場伐夏之戰,終於進入了實質性的階段。

蕭關最高處的烽火臺,已經燃起了烽火,向其他各處,傳遞著遇敵的訊息,黑黑的煙氣,形成一根粗粗的柱子,在西北的夏風中微微搖擺,隨著隱隱的號角聲傳來,天地之間,肅殺之氣大作。

秦人的斥候已經來到蕭關之前,來回馳騁,探查著蕭關左近。

第二日,秦軍大軍雲集,好像潮水一般往蕭關關前漫了過來……

來到關前,天色已經不早,秦軍再次紮下聯營。

近晚,趙石率眾將出營,來到關前不遠處,望著城頭稀疏的戰旗,西夏軍兵奔走於關上的倉皇身影,趙石嘴角翹起,露出一些笑意。

那些匪類說的不錯,西夏人駐守蕭關的人馬並不多……

(求月票,求贊。)(未完待續……)

第十二卷千秋功業需百戰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破關

秦軍攻蕭關,並沒有太過出奇的地方,既沒有使人詐關,西夏人這裡也沒有不戰而逃……

秦軍只是在關前列開軍陣,殿前司禁軍各部連番上前,強攻關城。

蕭關守軍,可謂是驟然接敵,其中因由,之前已經說過,並不需重做細述,西夏守軍慌亂在所難免,但在守將率領之下,死守不出,仗著關城險要,跟秦軍激戰不休。

但終是人少力薄,蕭關要隘,最盛時有西夏守軍三萬,又可與會州遙相呼應,秦人北來,多數都會阻於此處,待得各大軍司準備停當,也就沒什麼戰機可乘了……

但到得如今,蕭關上的守軍也只剩下了五千餘人,加上徵百姓成軍,也不過盡萬人而已,疏於操練,守備懈怠之處,也自不必多說什麼。

第一日,蕭關第一道城牆便幾易其手,還是秦軍殿前司禁軍所部戰力不足,才被西夏守軍拼死趕下了城頭,不然的話,換了猛虎武勝軍,或者那些蠻族兵馬,也許蕭關已經被破了也說不準……

實際上,這也是趙石故意為之,過了蕭關,不論會州,韋州,靈州,都是西夏大城,攻城之戰,在所難免,作為主力的殿前司禁軍,怎麼都不可能總在後面偷閒,早早見一下陣仗,也能讓殿前司禁軍士卒多些磨練。

其實,還是那句老話,軍中精銳都是打出來的。沒有上過戰陣的軍兵。操練再勤。裝備再是精良,也脫不了新兵的範疇。

這一天的戰事,就能看的出來,殿前司禁軍各部戰力參差不齊,後勁也是不足,配合起來,也顯生疏,擱在大同太原這樣的雄城之前。這樣的人馬,別說十萬,就算是二十萬,三十萬,也別想正面奪下那等堅城要塞。

一天的戰事結束,殿前司禁軍的各部將領也都羞慚不已,幾次攻上城頭,卻莫名其妙的就都退了下來,犯下的其實都是新兵常犯的錯誤。

趙石並沒有疾言厲色的訓斥於眾人,但殿前司禁軍眾將心裡也不好受……

尤其是漢中宣撫使郭猛。回到自家軍中,更是暴跳如雷。將手下的幾個領兵官罵的狗血淋頭,率兵攻城的是他一個內侄,當下還吃了他二十軍棍,若非趙石沒開口說些什麼,不然的話,恐怕有人腦袋也不會留在脖子上面了。

實際上,殿前司各部領兵將領,也都曉得自家不足之處,但十餘萬大軍面前,各部輪番上前攻城,傷亡不多,卻沒打出個樣子來,大帥還在後面看著,這麼一來,人人皆覺臉上無光。

而且,攻下蕭關,可是實打實的軍中第一功,眼瞅著就這麼在手邊溜走,哪個心中不覺得窩火兒?

尤其是這些將領多數都是憑著軍功升遷上來的,看著手下軍兵的窩囊樣子,那火氣自然而然就上來了……

第二日攻城,都憋著勁想要上前,但此時,趙石卻以張峰聚所率猛虎武勝軍為攻城主力。

猛虎武勝軍,幾乎便是大將軍趙石的親軍,而其成軍的傳統,向來是有進無退,大軍之前,更不可能給自家大帥丟臉。

猛虎武勝軍一旦上前,蕭關的命運其實已經註定,猛虎武勝軍將士前赴後繼,一個浪頭過去,城頭上便已經站滿了秦軍士卒,在如狼似虎的秦軍精銳面前,西夏守軍根本沒有抵抗之力,被秦軍殺的抱頭鼠竄。

不到半個時辰,城頭便飄揚起猛虎武勝軍戰旗,蕭關外城城破,守軍退守第二道城牆。

張峰聚意猶未盡,派了人到趙石面前請戰,要一鼓作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