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結束) ……
第三卷 定鼎
一 先北後南
山東水師勝利返航。高麗之事既了,此後只需派出千人隊護航,以對付沿途的海盜。由於水師的成本高,消耗大,護航的水軍逐次遞減,從一千人到八百人,再到六百人,最後固定在四百人。北地河湖港汊不多,北方人大多不習水性,因此水軍的規模無法快速擴大。有限的水軍要形成戰鬥力、威攝力,唯有發展火器,火器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然而火器製造不易,火藥的供應也很不便。彈藥來自西北,用一枚少一枚,需長途跋涉才能接濟。為解決火器、彈藥問題,西北技師進入山東,在原先鍊鋼和試製火藥之處,開始鍊鋼、鍊鐵,生產火器彈藥,短期內還出不了成品。
北部海域路程較短,往返較快,補給便捷;南部海域路程較長,往返耗時,補給不便。先安北海,後定南洋,由近而遠,是為上策。
金軍南侵後,北方混亂,許多地方處於無政府狀態,北方海域同樣海賊出沒,經常打劫漁民和商船。山東水師欲南下與趙構的水軍爭雄,必先肅清北方海域。張榮、徐文因時制宜,制定了剿滅水賊的計劃。計劃包括二個部分:
一、凡提供水賊行蹤者,予以重賞;棄惡從善,改投官軍者,寬大處理,還可論功行賞。二、以八百人的水師沿渤海、黃海海岸巡弋,搜捕賊寇,見賊殺賊,無賊則報平安;另派幾支小股機動部隊偽裝成商船,引蛇出洞,聚而殲之。雙管齊下,措施得法,不到二個月的時間裡,北方海域已基本平靜。
北海已平,下一階段的戰略重心是打通南方海道。南方的趙構有水師數萬,北運的貨物,大多在東海海域被趙構的水軍截下。山東水師此番南下,即是討回公道,保護南面的海上生命線。
年八月,張榮率軍從海州(江蘇連雲港)出發,直下崇明,來到長江出海口。張公裕的水師自通州(江蘇南通)而來,二軍在長江口相會。
張榮派人知會張公裕,北軍南來,並非與南軍交戰,乃是進剿海賊,保護海上通道的安全。自張俊與晁蓋達成協議以來,張公裕的水師即已退回長江下游靠海處,在長江和東海之濱練兵巡弋。北軍既已表示善意,張公裕也未留難,任其自去。
水師繼續南下,泊駐浙江外海舟山群島。蘇湖熟,天下足,雖然中原戰亂,浙江還算是富庶的,糧食補給問題不大。此處扼東海要衝,距離江淮後方根據地鹽城也比較近,遂決定在此駐足。
趙構見北方水師賴在舟山不走,以林之平督浙江水師前來驅趕。徐文與林之平有過一面之緣,乃修書一封與林,意示北軍來意無他,唯護糧耳;中原一家,當以大局為重,彼此通好,共御胡虜。林之平復曰:劉中明領軍抗擊胡寇,令人敬佩。然人各有主,地自有轄,北軍在北,南軍在南,若是職守不明,統屬不分,豈非天下大亂。還請張、徐二位大人率兵北還為盼。
【宋史本紀:1128六月丁丑,詔江、浙沿流州軍練水軍,造戰艦年二月,監察御史林之平為沿海防託,募海舟守隘。】
先給林防託去信,無非先禮後兵。林之平奉趙構之命,談是談不攏的了。既然不能相安無事,只有訴諸武力。北方水師先在山東力抗金軍,後在高麗打敗夷族水師,揚威異域,又在北部海域剿滅水賊,戰意高昂,戰力極高。江浙水軍組建不久,戰力甚次。林之平諫阻不成,只好硬著頭皮來戰。
南方水師與北方水師不在一個檔次,這一點林之平心知肚明。經過權衡,只以少量小船過舟山騷擾,大部卻躲在鎮海。林之平是很有一些腦子的,他派出的雖是小船小部隊,卻鑼鼓咚咚,恍如龍州大賽,唯恐別人不懂似的,對上則報稱出動大舶鉅艦。那些個小毛毛,一觸即潰,還不夠秦軍塞牙縫,更無需動用火箭火炮了。
裝模作樣打了幾仗之後,林之平向趙構上報說,南軍奮勇作戰,已殲滅秦軍若干,還送上一些死囚、海賊的頭顱報捷;又說,北軍火器厲害,南軍的損失也不小,需修整一段時日以利再戰。
有人向趙構密奏林之平謊報戰果,趙構想換過水軍將領,可是無人應卯,氣得大罵:“說林御使畏敵不前,滿堂聒噪,讓你們去領水軍,替本王分憂,卻無一人敢當此任,通通給我閉嘴!”趙構身邊小人得志,賢臣能吏常常受擠兌,爭功諉過者多,而敢挑重任者寡。金軍遇上秦軍,尚且鎩羽而去,南軍焉能與抗。去舟山驅敵,那不是活得不耐煩了麼。
既然無人接任,林之平仍當他的沿海防託,與張榮的水師繼續演戲一般。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