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胸痺”的名稱,並作專篇論述。如《胸痺心痛短氣病脈證治》說:“胸痺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栝蔞薤白白酒湯主之。”“胸痺不得臥,心痛徹背者,栝蔞薤白半夏湯主之。”且把病因病機歸納為“陽微陰弦”,即胸陽不振,陰寒凝結,認為乃本虛標實之證。宋金元時代有關胸痺的論述更多,治療方法也十分豐富。如宋代《聖濟總錄·胸痺門》有“胸痺者,胸痺痛之類也……胸脊兩乳間刺痛,甚則引背胛,或徹背膂”的症狀記載。《太平聖惠方》將心痛、胸痺並列,在“治猝心痛諸方”、“治久心痛諸方”、“治胸痺諸方”等篇中,收集治療本病的方劑甚豐,觀其制方,芳香、溫通、辛散之品,每與益氣、養血、滋陰、溫陽之品相互為用,標本兼顧,豐富了胸痺的治療內容。到了明清時期,對胸痺的認識有了進一步提高,如明代徐彥純《玉機微義·心痛》中揭示胸痺不僅有實證,亦有虛證,補前人之未備。明代王肯堂《證治準繩·諸痛門》提出用大劑桃仁、紅花、降香、失笑散等治療死血心痛,清代陳修園《時方歌括》以丹參飲治心腹諸痛,《醫林改錯》以血府逐瘀湯治胸痺心痛等。
胸痺主要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心肌梗死)關係密切,其他如心包炎、二尖瓣脫垂綜合徵、胸膜炎、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心臟神經症、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肺動脈血栓等,出現胸悶、心痛徹背、短氣、喘不得臥等症狀者,亦可參照本節內容辨證論治。
【病因病機】
本病證的發生多與寒邪內侵、飲食失調、情志失節、年邁體虛等因素有關。其病機有虛實兩方面。實為寒凝、血瘀、氣滯、痰濁,痺阻胸陽,阻滯心脈;虛為氣虛、陰傷、陽衰,脾、肝、腎虧虛,心脈失養。在本病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大多先實而後致虛,亦有先虛而後致實者。
一、病因
1。寒邪內侵
寒主收引,既可抑遏陽氣,所謂暴寒折陽,又可使經脈攣急,血行瘀滯,發為本病。《素問·調經論》日:“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泣,凝則脈不通。”《醫學正傳·胃脘痛》:“有真心痛者,大寒觸犯心君。”素體陽衰,胸陽不足,陰寒之邪乘虛侵襲,寒凝氣滯,痺阻胸陽,而成胸痺。誠如《醫門法律·中寒門》所說:“胸痺心痛,然總因陽虛,故陰得乘之。”
2。飲食失調
飲食不節,如過食肥甘厚味,或嗜菸酒而成癖,以致脾胃損傷,運化失健,聚溼生痰,上犯心胸清曠之區,阻遏心陽,胸陽失展,氣機不暢,心脈閉阻,而成胸痺。如痰濁留戀日久,痰阻血瘀,亦成本病證。
3。情志失節
憂思傷脾,脾運失健,津液不布,遂聚為痰。鬱怒傷肝,肝失疏洩,肝鬱氣滯,甚則氣鬱化火,灼津成痰。無論氣滯或痰阻,均可使血行失暢,脈絡不利,而致氣血瘀滯,或痰瘀交阻,胸陽不運,心脈痺阻,不通則痛,而發胸痺。《雜病源流犀燭·心病源流》日:“總之七情之由作心痛。”七情失調可致氣血耗逆,心脈失暢,痺阻不通而發心痛。
4。年邁體虛
本病多見於中老年人,年過半百,腎氣自半,精血漸衰。如腎陽虛衰,則不能鼓舞五臟之陽,可致心氣不足或心陽不振,血脈失於溫運,痺阻不暢,發為胸痺;腎陰虧虛,則不能濡養五臟之陰,水不涵木,又不能上濟於心,因而心肝火旺,心陰耗傷,心脈失於濡養,而致胸痺;心陰不足,心火燔熾,下汲腎水,又可進一步耗傷腎陰;心腎陽虛,陰寒痰飲乘於陽位,阻滯心脈。凡此均可在本虛的基礎上形成標實,導致寒凝、血瘀、氣滯、痰濁,而使胸陽失運,心脈阻滯,發生胸痺。
二、病機
胸痺的主要病機為心脈痺阻,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腎等髒。其病理變化為本虛標實,虛實夾雜。本虛有氣虛、血虛、陰虛及陽虛;標實有血瘀、寒凝、痰濁、氣滯,且可相兼為病,如氣滯血瘀、寒凝氣滯、痰瘀交阻等。
胸痺發展趨勢,由標及本,由輕轉劇,輕者多為胸陽不振,陰寒之邪上乘,阻滯氣機,臨床表現胸中氣塞,短氣;重者則為痰瘀交阻,壅塞胸中,氣機痺阻,臨床表現不得臥,心痛徹背。同時亦有緩作與急發之異,緩作者,漸進而為,日積月累,始則偶感心胸不舒,繼而心痺痛作,發作日頻,甚則心胸後背牽引作痛;急作者,素無不舒之感,或許久不發,因感寒、勞倦、七情所傷等誘因而猝然心痛欲窒。
胸痺病機轉化可因實致虛,亦可因虛致實。痰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