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動也推動了預備立憲的程序。在政聞社被查封的兩週後即8月27日,憲政編查館資政王大臣奕歆、傅倫等進呈憲法議院選舉各綱要,及議院未開以前逐年應行籌備事宜,隨後奏諭頒發《欽定憲法大綱》。依限舉辦,限九年籌備完成。《欽定憲法大綱》初步確立了三權分立的體制,規定臣民在法律範圍內的各種權利。這是一個二元制君主立憲政體方案,隨後,《諮議局章程》、《議員選舉章程》公佈,規定在其後的兩年內設立諮議局、諮政院。立憲派取得了初步勝利,特別是清政府頒佈的立憲方案基本上都是梁啟超立憲思想的翻版,憲政編查館“重大文牘,大率秘密輾轉,請求梁先生代籌代皰”。

《欽定憲法大綱》頒佈後不久,光緒帝和慈禧太后先後於11月14日、15日崩逝。帝后崩,依遺詔3歲的溥儀繼位,其生父醇親王載灃得以成為監國攝政王,清廷中央發生了重大人事變更。康有為、梁啟超等開始了積極倒袁之事,列舉袁世凱罪狀,上書攝政王,一系列活動將袁世凱逼上了懸崖。最後袁世凱在慶親王奕歆的庇護下,才得以免官回鄉,保全了性命。

慈禧太后的死去,袁世凱的罷黜,自然讓梁啟超振奮不已。他的靈魂開始重新跳躍,伺機重登政治舞臺。此時,社會的震盪以載灃的上臺告一段落,各派都在靜觀時局或者醞釀更大的行動。1909年成為清末社會異常平靜的一年。由於對攝政王載灃抱有幻想,梁啟超一改以前的激進作風,提出了先行地方自治,後再開國會的緩進方案。他對載灃的上臺鼓掌稱頌,歌他“舉止謙遜”,“深沉而有遠略”。

後來梁啟超又上書《上攝政王書》,長達萬言,討論國內時局,提出一些符合實際的施政方略,建議力抓“理財政”,“改官制”,“厲人才”三件大事。他表示朝廷主張先開地方諮議局,後開國會的順序是正確的。“中國之病,不在憲法之未頒,不在國會之未開,而在人才之委靡,人心之破壞。”希望朝廷能採取措施,提高民眾自治能力,以日爾曼俾斯麥之“鐵碗政策”挽救中國於水深火熱之中,實行民主開明政策。

醇親王載灃攝政後,清廷黨禁之議提上日程。梁啟超自認為“中國前途非我歸而執政,莫能振救。然使更遲五年,則雖舉國聽我,亦無能為矣。”希望朝廷能夠解除黨禁,以一展雄圖。同時,許多立憲派人士認為,康梁能夠回國,中國必能再生希望,重振雄風。隨即,潘若海、麥夢華、楊度等在朝廷上下活動,以求開放黨禁,解除康梁身上禁錮。楊度更是以死相諫,“倘啟超被赦之後,或有不利於國之行為,惟乞皇上誅臣”。若是載灃能夠解除黨禁,中國時局必能向著和平穩定發展,可是由於奕歆等權臣的阻擾,梁啟超的一腔熱情硬生生地澆上了一桶冷水,這成為以後思想趨於激進,接二連三發動國會請願運動的原因之一。

黨禁運動,只使清廷開復已故翁常熟,陳寶箴原官了事,“六君子”的撫卹,康有為和梁啟超的赦免問題只能繼續懸留,梁啟超不得不滯留國外,滿腔愛國熱情無處傾灑。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再掀國會請願高潮

政聞社被解散後,梁啟超失去了自己所依賴的組織力量,這時他一邊以言論號召動員民眾,一邊與徐佛蘇等立憲人士聯絡,爭取諮議局議員席位,以更有效的指導推動請願運動。

1909年各省諮議局如期進行選舉。徐佛蘇在國內進行了頗有力的工作,使得一大批立憲派人士進入各省諮議局,如孫洪伊、湯化龍等。諮議局成立後,立憲派人士擁有了一個合法的組織,他們以民間代表的身份監督政府,倡導憲政,以維護立憲派的利益,諮議局成為立憲派變相的政黨機關。不久,各省諮議局召開第一屆會議,商討組織國會請願同志會,組織代表上京請願,要求速開國會建立責任內閣,以“和平革命”方式來挽救中國時局,掀起國會請願運動高潮。

這時,徐佛蘇作為梁啟超在國內的代表,活躍於各省諮議局之間,從事於請願運動,秉梁啟超之意,他“聯絡諮政院諮議局之各議員,使其一面建議發言,一面運動縮短立憲年限”並準備起身進京主持言論,“齊一國同志思想步驟”。12月,各省代表入京,請願速開國會,朝廷內部也請願聲起,但是清廷仍然沒有理會請願代表,頒佈上諭,仍以九年為期,請願運動無功而返。

1910年,為了適應形勢的需要,梁啟超籌借款項,克服窘困於3月10日在上海創辦《國風報》,成為繼《新民叢報》後立憲派的主要輿論陣地。《國風報》在創刊時在《民報》上這樣刊載了一則廣告,可見其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