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7部分

趙勝實在想不出,巡撫衙門也就是朝廷到底要如何才能盈利,最終他也只能把〖答〗案歸結到侯爺的一句話上面了。

“民先富,國方強!”

簡簡單單的六個字,趙勝本身也是文盲,可從這簡短的話語中,他卻能體會到侯爺的決心,以及他的真心實意,因為侯爺不但說的好,而且還是踏踏實實的遵照而行。

也許朝廷和侯爺眼中的利,就是如此吧?

趙勝並沒有把心中的疑huò和別人分享,就算是除了侯爺之外,讓他最崇敬的王先生,對於民富國強的道理,也是語焉不詳。

他也向王先生請教過幾次,可每次的結果都差不多,在王先生臉上看到的,只有深思的神情,顯然,這個道理令睿智的王先生都費了不少思量。

意識到這點以後,趙勝也就不再請教了,只是依照自己的理解,將心中的感動分享給旁人,其中也包括了很多遼西的軍戶。

效果當然也如同他預計一樣的好,到了七月前後,遼西的各種質疑聲已然消夾了大半,變得稀落起來,代之的,是諸多對於祖家極其黨羽們的責難。

這種事在從前是不會發生的,軍中對於上下尊卑的看重,尤在士人們之上。祖家在遼西根深蒂固,祖大煥又是參將之尊,普通軍戶怎敢對他不滿?就算不滿,也只能壓抑在心中,提出來那不是找死嗎?

可如今不同了,巡撫衙門的權職本就遠在參將府之上,而遼東大勢如此,只有遼西獨立特行,這本身就很讓人詬病了。

如果不是冠軍侯大人大量,祖參將這會兒說不定已經罷官去職了,包括遼西軍民在內,遼東人大多都是這麼想的,因此,人們對於祖大煥的畏懼也減退了不少。

當然,直到趙勝離開遼中,返回遼南前,遼西的質疑聲還僅限於軍戶和低階軍將,高層的那些並沒有動搖。

一動不如一靜,對他們來說,不加入也有不加入的好處。一來是治天下的還得靠士大夫,天子近臣終難長久,誰知道這新政能持續多長時間呢?

再說,誰知道這新政中有沒有陷阱?冠軍侯一向狡井,萬一在裡面挖了坑,把大夥兒坑進去就糟糕了,還不如維持現狀呢?左右也不過是多收點糧食罷了。

這些人才是地方上的主宰,所以,儘管底層暗流湧動,可遼西的大勢並沒有改變,新政在這裡的施行也是遙遙無期。!。

' '

第500章 乘風歸來

對此趙勝也不覺煩惱,遼東這麼大,本也不缺遼西那點地方和資源,再說了,等到收穫之後,那些唯利是圖的軍將又豈能不眼紅,就算今年能tǐng得住,明年、後年呢?

不跟著侯爺走,難道他們就甘心把苦日子過到底嗎?如今的遼西,靠近遼中的地方,已經開始出現了逃亡的現象,要不是祖大煥安排了親兵巡邏,沒準兒那邊已經十室九空了。

所以,趙勝根本就沒把遼西的事情放在心上,倒是金州這邊出了點事故,讓他的好心情打了個折扣。抬頭看看金州的衛城,趙勝的眉頭深深的皺了起來。

衛城本就不大,指揮使府內的爭吵聲卻很高,即便在城外也是依稀可聞,這聲音讓趙勝很是揪心。新政施行的過程中,遇到麻煩和爭執也很不少,畢竟涉及到很多人的切身利益,理解和溝通的過程中,多少都會有些摩擦。

可是,在金州,或者說在巡撫衙門的施政團隊中,卻很少發生什麼爭執,侯爺立下的章程明明白白…而且很細緻。哪怕是遇到了意外情況,只要循著一查,多半就能得到答案。

就算遇到章程裡沒有的情況,那也不要緊,還有王先生在。

王先生雖然跟侯爺有些意見不合的地方,可學識和遠見卻是為眾人所敬服的,連侯爺都很倚重他。

最難得的是,王先生也和侯爺一樣,沒有讀書人和官員身上的那種傲氣,很親和,更是一心為公。所以,事情到了王先生這裡,一般都會得到圓滿的解決。

可今天的事情卻是棘手,因為爭吵的一方正是王先生自己,而王先生提出的建議,哪怕是趙勝本身…心裡也是打了個大大的問號的。

實際上,在金州衛的本地人之中,除了老劉頭之外,完全就沒人支援王先生的提議,也難怪一向對王先生敬畏有加的齊指揮使會跟他爭吵了。

這件事的關聯委實太大,無論支援哪一邊…趙勝都覺得不太託底,揪心之餘,他也只能望著南面的大海,深深的嘆息了。

要是侯爺在的話,事情就簡單了,如果侯爺能早點回來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