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八十個饅頭,剩了二十個,明天準備九十個,是不是多了?”張氏就道。
“應該不多。”連蔓兒道,“今天沒人知道咱開早點鋪子,有這種饅頭賣。現在知道了,明天買的人肯定多。”
張氏想了想,是這個理。
“那就預備九十個,就是剩下,咱自己個吃,也不浪費。”張氏道。
“那包子不多準備點?”五郎道。
“不,就四十個。”連蔓兒對這件事態度比較堅決。包子和三和麵的饅頭不一樣,那些最大目的是吃飽,稍微兼顧吃好的人是不會買他們的包子的。買包子的人,都是想吃好的。
所以包子用的銷售方法也應該和三和麵的饅頭不一樣。
每天就四十個,先到先得,來晚了就沒得吃。物以稀為貴,提高包子的身價,慢慢地做出口碑,再增加產量。
一家人聽著連蔓兒說話,有的地方不是很懂,但是這些日子以來,在做生意方面連蔓兒幾乎沒有錯過,大家已經習慣了聽她的。只有五郎和小七聽的分外認真。
等將東西都準備妥當,天早就黑了下來。
“我今天晚上就在這睡了,你帶孩子們回去吧,明天早上再來。”連守信就對張氏道。
“我也留下吧。”五郎也道。
店裡確實需要人守夜,張氏也就沒有反對,自己帶著連蔓兒、連枝兒和小七回老宅睡覺。第二天依舊是天沒亮,一家人就起來了,稍微梳洗了一下,直奔早點鋪子。
又是一上午的忙碌,這次關店的時間比昨天早。
九十個三和麵的饅頭,賣了八十個,大骨湯賣了四鍋,稀飯賣了一鍋,四十個灌湯包子全部賣光。
第三天、第四天,一家人做的越來越順手,連記早點鋪子的生意也穩步增長。
這一天,又是關店盤點的時候。連蔓兒算了算,這一天的流水是二百八十文錢,比前兩天又這幾天都是這樣,每天能比前一天多十幾文二十文的,去掉全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