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9部分

我聽說呂公首創恢復周禮,可我認為:恢復周禮是件大好事,一個古老民族不能沒有傳承悠久的禮節與習俗。但周朝的很多學問。很多觀念卻沒必要恢復。

周代的時候,人們刀耕火鐮。使用的農具都是青銅器,在這種情況下,許多見識未必正確;許多經典名句,恰恰是錯誤的。比較起來,我獨欣賞這句古語墨守成規,我等切勿墨守成規。“

趙興這話又是冒失。呂大防是誰,關學當代學術代表。趙興一個無名無分地人,竟然勸解倡導恢復禮制的呂大防,尤其是他的話中隱含必須變法的意思……呂大防大度,他一笑置之。

呂大防不知道,中國總有一種化神奇為腐朽的力量,他倡導的恢復禮制最後成了宋朝的主流思想,到了朱熹那兒,他“恢復禮制”逐漸走了樣,成了說一套做一套,禁錮別人的枷鎖。比如呂大防、程頤就反對女子裹腳,他們把這個作為家訓,讓呂氏程氏家族一直堅守到了元末。但這點到了朱熹哪兒,成了提倡女子裹腳……

歷史能改變嗎?面對呂大防地“大度”,趙興泛起深深的無力感。但他也知道,這是正常現象,即使以自己所受的教育,讓自己處在呂大防的地位,一個無名小輩上前來跟他長篇大道,他嘿嘿一笑,已經是極大的寬容了。

“都都平丈我”下地人們啊,怎能理解“鬱郁乎文哉”!?

放下得失之心,趙興帶著敬仰之情,再次打量著這位“中國第一鄉約”地創始人。

史書上記載,呂大防是個大高個,他“身長七尺”,也就是說,他在宋代長了個穆鐵柱的身高……古人說話就是這麼誇大。

史書中關於古人身高地記載從來就沒有準確過。因為按藍田鄉里的記載,呂大防與他哥哥呂大鈞“比肩”、“齊頂”,也就是說兩人身高是相同的。而現在考古研究表明,呂大鈞的身高在一米六九至一米七一之間。以此推測,呂大防的身高也在一米七左右,上下誤差不超過一厘米。

史書記載,(一米七的)呂大防在朝堂上是罕見的大高個。他有個外號叫作“鐵蛤蜊”,做宰相時,他經常有熟人親戚來託他辦事。呂大防每次都是正身危坐、洗耳恭聽,但是無論談多久,他只是個聽眾,絕對不發一言。這些走後門地人每次都給弄得失望又無奈,於是送了他這個外號。

剛才趙興跟他講話,他充分展示了“鐵蛤蜊”的風度,光微笑不發言。等趙興走開,他的弟子衝趙興的背影鄙視的撇撇嘴:“一個小輩,也來呱噪……”

“住口——”呂大防厲聲勸止。

那名弟子王巖叟生性倔強。他不服氣的說:“剛才我等與秦觀就相互哼哼了幾聲,這賊廝鳥竟然揮舞著木杖。威脅打人……”

“那不是木杖,那是一柄刀,非常鋒利的倭刀”,呂大防淡淡的說:“我在子瞻那裡見過這種刀,據說是趙離人送給他護身的。蘇子瞻性好冶遊,在黃州時,山林間蛇蟲不斷。趙離人送給他,用來扶杖而行,緊急時刻則抽出杖中刀防身。我聽子瞻說,這種刀可以將人橫斷兩截,刃上絲毫不沾血。”

呂大防再一指秀美地源業平,後者正鑽進大宋官員群裡,跟對方談詩論賦,興奮的面色潮紅。

“瞧見了嗎,那個人就是倭國著名地刀手,他們叫武士。就是他來與趙離人比鬥。由此引發了一場遵循周禮的射藝。聽說此人在倭國曾是百人斬,也就是曾斬殺過百名知名戰將的勇將,但他來到汴梁,見了趙離人卻不敢與其鬥劍,寧願與趙離人比試射藝。

最後的結果是:他兩箭落敗,那條性命是趙離人的了,趙離人一聲令下他就得自裁……這說明什麼——他剛才是真敢動手啊!“

呂大防是指著趙興的背影低聲說的,這時趙興正一頭紮在師兄弟堆裡。指點著黃庭堅、李射箭地姿勢。呂大防話音落地,他身邊一片抽冷氣的聲音。而呂大防唯恐語不驚人地繼續補充:“剛才小王駙馬說他是蠻子,我看也像。此人說話莽撞,自有一種爽直的風範。不過,你們猜開封府尹錢穆夫是怎麼評說他的。他說——只可為友。不可為敵!”

王巖叟驚訝的問:“錢穆夫為何如此說?”

呂大防答:“我曾在子瞻那裡看過一篇文章——《刺牛》,是他在黃州寫得。記述趙離人殺牛替他小妾補養身子的經過。文章寫得暢快淋漓,尤其是趙離人一劍刺倒壯牛的場景,令人血脈奮張……那篇文章蘇子瞻輕易不肯示人,據說,離人當時的兇狠嚇倒了一屋子的人。他不願別人誤會,故秘而不宣牛一聲不吭地刺倒,但錢穆夫前不久告訴我一件事,我卻有些信了。錢穆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