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他會召集相關部屬,直接理清衝突的原因,並且在衝突萌芽之際,就立即採取化解之道,甚至化阻力為助力。

一般說來,當部屬之間在利益、意見、態度和行為方式等方面,產生了不協調與矛盾的狀況時,衝突往往也會伴隨而來。而這類人事衝突又會對日常的工作秩序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對於公司發展目標的實現,更會產生難以預估的負面效應。

不管是哪一類的衝突,總是由道德行為、個人價值觀,以及情感上不能相容的矛盾點所形成,因為每個人的生長環境、脾氣、個性不一,所以會有差異或矛盾是理所當然的。但是,雙方如果一直不能在矛盾點取得平衡,或是彼此始終不能相互諒解,那麼日積月累的不滿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後,就會加速衝突的發生。

社會學家認為,一個群體之間的矛盾,就像是一個正在充氣的大氣球,必然會越積越多,因此,必須在達到爆破的極限前,先釋放出一些氣體,以避免衝突的表面化。由此看來,管理者適時紓解部屬之間的矛盾情緒,也就顯得格外重要。。 最好的txt下載網

七、管理者應具備的六大能力(2)

當組織內部有人對關心的議題或相關人士,做出比較偏激的批評後,負面的評價緊接著就會被廣泛流傳;這種批評充滿了情緒性的反應,而且傳染得相當快速。這些情緒性的態度一旦外顯,就會在組織內部引發對立,尤其是當部分人士的需求無法獲得滿足時,對立的情況將會迅速惡化,嚴重者甚至還會爆發大規模的衝突對峙。

舉例來說,假使一家公司制定了合情合理的福利制度,但卻未曾讓員工提出異議,那麼當某部分員工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或者認為待遇不公平時,此福利制度的疏失,可能就會被無止境的誇大、強調,進而影響到所有人。如此一來,原本規劃完善、立意良善的福利制度便會顯得漏洞百出,少數人的不滿也演變成全體員工的憤怒。

由此可知,一個管理者應該要能敏銳地覺察部屬的情緒,並且建立疏通、宣洩的管道,切勿等到對立加深、矛盾擴大後,才急於著手處理與排解。此外,管理者對於情節嚴重的衝突,或者可能會擴大對立面的矛盾事件,更要果決地加以排解。即使在狀況不明、是非不清的時候,也應即時採取降溫、冷卻的手段,並且在瞭解情況後,立刻以妥善、有效的策略化解衝突。只要把握消除矛盾的先發權和主動權,任何形式的對立都能迎刃而解。

值得注意的是,管理者在確定議題與行政策略之前,應當提請組織成員獨立思考,以便集思廣益,讓決策更加符合實際條件。而在決策醞釀階段,管理者應要求成員提供意見,並相互溝通想法,進而尋求各方意見的平衡點。

由於每個人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以免不了會有意見不合的狀況發生,管理者在面對立場不同的意見時,在初始階段就要進行協調,千萬不要等決策定案後,才讓員工提出反對意見。因為,此時事情的變動性、嚴重性和影響程度,往往會比決策初期要來得高,反彈的聲浪也可能因此擴大,管理者若這時才發現問題而要著手化解,必然會事倍功半,徒增困擾。

◆規劃與統整能力

管理者的規劃能力,並非著眼於短期的策略規劃,而是長期計劃的制定。換言之,卓越的管理者必須深謀遠慮、有遠見,不能目光如豆,只看得見現在而看不到未來,而且要適時讓員工瞭解公司的遠景,才不會讓員工迷失方向。特別是進行決策規劃時,更要能妥善運用統整能力,有效地利用部屬的智慧與既有的資源,避免人力浪費。

一般來說,好的管理者在做出攸關組織利益的重大決策後,都會盡快知會各部門,因為當組織需要總動員時,成功的管理者會凝聚組織成員的力量,而非坐看組織成為一盤散沙。尤其在面對龐然雜亂的資源時,好的管理者能發揮高度的統整能力,把每一個人安放在正確的工作崗位上,藉以發揮最大的團隊力量。

然而,無論如何策略規劃,或是制定何種方法增加員工的工作效率,最重要的仍是——高層管理者必須有擔當、具有責任感。約翰·米勒(John G.Miller)所著的《QBQ——問題背後的問題》一書中,就曾提及這個概念。我們常常造訪業務往來的公司,向他們提出問題及需求,但是多半都不能立即找到業務負責人,等了半天后,就是沒有人願意出面說:“對!這件事是我負責的。”

米勒在書中提到,有一次,他到加油站附設的便利商店買咖啡,可是咖啡壺是空的,於是他跑去和櫃檯的小姐說:“對不起,咖啡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