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部分

敵人對閔采爾施用了各種酷刑,但閔采爾寧死不屈,義正辭嚴地說:“如果我會投降,上帝也會向你們投降!”閔采爾終於壯烈就義了,當時年僅35歲。他死後,反動統治更加嚴酷,社會止步不前,而這也正是德國在歐洲發展史上之所以遠遠落後於其他國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章結束)…恆言電子書

日內瓦的教皇加爾文

1509年的一天,法國北部的一個家庭中一個男嬰出生了。

盼子心切的父親樂得合不攏嘴。這位初為人父的主教秘書凝視著襁褓中哇哇大哭的小生命,心裡甜滋滋的,“這小子!將來一定不會是孬種,聽聽,這哭聲有多麼宏亮!我要把他培養成一個聞名遐邇的法律家,讓他進全國一流的大學!”這位善於遐想的父親雖然在為兒子設計輝煌燦爛的前程,但他說什麼也不會想到他的兒子在日後會成為萬人景仰的新教教皇,他的名字和一個新教派“加爾文教”永遠聯在一起。小加爾文在父親充滿希冀的目光中漸漸長成了一個倜儻超群的青年。他順從地依照父親的意圖進了當時著名的布林日大學專攻法律。

在大學裡,加爾文抓緊一切時間來充實自己。學法律的他又迷上了哲學。路德教的新思想如同磁鐵一樣強烈地吸引著他。大學畢業以後,教學工作之餘,他便設法和新教團體保持密切聯絡。

那時候的法國,時局動盪不安,因為德法戰爭困攏著包括國王在內的每一個人。國王殫精竭慮焦頭爛額挖空心思想尋到一個克敵制勝的妙計,突然他眼睛一亮,想到了在法國傳播日廣的路德教。“只要那些信仰新教的諸侯能夠全力支援我,何愁戰爭不勝呢?”然而事實很令他失望,他眼裡“那些狗孃養的”諸侯們都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面孔坐山觀虎。“我讓你們看我的笑話,我要給你們一點兒好看!”惱羞成怒的國王嚴令法國境內禁止傳播新教,對新教教徒一律格殺勿論。篤信新教的加爾文不得不在1534年開始了他的流亡生涯。先是德國,後是瑞士,他成了無根的浮萍。

此時的瑞士,雖然在名義上隸屬神聖羅馬帝國,但其實是許多獨立的州際聯盟。發達的工商業,充分的自治權,民主的市議會,這一切都使得宗教改革的呼聲日益高漲。蘇黎世一個叫茨溫利的神父開始領導東北各地進行宗教改革。他所倡導的新主張諸如:否認羅馬教庭權威,反對贖罪券,解散修道院,教士可以結婚,民主選舉牧師等等一系列驚世駭俗之舉。這些完全代表了新興資產階級的呼聲。所以當時的市議會對此鼎力支援。

篤信天主教的封建貴族們害怕了,他們想方設法阻止新教的傳播。

茨溫利為了加快推行新教的步伐,動用了武力,結果引起了一場意外的內戰,他自己也在一次戰鬥中不幸陣亡。新教失去了自己的領袖,正處於群龍無首的局面當中。

正在這一緊要關頭,加爾文流亡到了瑞士的巴塞爾。他的到來無疑給新教的勝利帶來了希望之先。也許當時的新教徒們並沒有馬上意識到加爾文將是新教派戰勝天主教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籌碼,但兩年以後加爾文有關宗教改革的經典工作《基督教原理》一發表,新教徒們便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大街小巷聽到的是一片議論之聲。人們普遍認為《基督教原理》在傳播教義方面甚至要比馬丁·路德的九十五條論綱還透徹。尤其是其中關於人的等級之分,人們潔身自律的要求太對教徒們的胃口了。

同一年裡(1536),加爾文的足跡延伸到了當時瑞士宗教改革的中心日內瓦。

當時的日內瓦宗教改革運動已進行得如火如荼:廢除彌撒、拜聖像、售贖罪券;改進禮拜儀式,改進教會組織,然而當地天主教的勢力依然強大,封建貴族們當時不甘心放棄手中的神權,他們不顧歷史的潮流,妄想蝗臂擋車,所以在當時,新舊兩教進行答辯是件司空見慣的事。新教的另一個教派再洗禮派力量比較強大,主張也要比加爾文教激進得多。他們不斷組織平民起事,破壞天主教堂,拆毀修道院,這一切過激的行動嚇壞了當局,為了不鬧出大亂子,當局先是禁止辯論會的召開,接著開始迫害再洗禮派,平民運動遭到了嚴酷的鎮壓。“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加爾文教派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加爾文不得不再一次惶惶而逃。

時光斗轉星移,政局變幻無常。宗教改革的主張畢竟屬於進步的呼聲,歷史的大潮洶湧而來,無人可擋。宗教改革派在日內瓦終於掌握大權,立穩了腳跟,這時他們開始想念加爾文,因為這些新教徒們迫切需要加爾文的宗教理論,需要一個加爾文式能領導群眾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