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隴西還則罷了,可眼下據訊息董卓說已回到隴西,很難想象此人竟然會忍氣吞聲。
“莫非這董仲穎……”
韓遂果然不愧是日後西涼的霸主,立馬便揣摩到了董卓的心思。也難怪,畢竟這些年來朝廷派北軍駐守長安、防備董卓的事,韓遂也不是沒有聽說過。
“若果真如此,不如拉此人一道入夥。”
原涼州督軍從事邊章一聽韓遂的解釋頓時動了心思,別看他們這些日子圍這個城、攻那個城似乎很風光的樣子,但實際上他們的處境並不樂觀。後有宋揚、北宮玉、李文侯威逼利誘,脅迫他們進攻大漢朝廷,前有大漢朝廷即將派來前往圍剿他們的大軍。
若是能拉攏董卓入夥,相信他們更有把握脫離湟中義從的掌控。甚至於若是武威、金城、隴西三地聯合起來,說不定能打敗大漢朝廷派來圍剿的大軍。
不過理智讓他們意識到,董卓基本上不可能反水,畢竟眼下的大漢雖說日漸腐朽。但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算是他們,若非是沒有退路。恐怕也不會情願與這個龐然大物為敵。當然了,嘗試嘗試總是沒有錯的。
想到這裡,邊章、韓遂立馬寫了一封書信,派心腹送往了狄道城,交於董卓手中。
短短一日半的工夫,這封書信便交到了董卓手中,對於信中的提案,董卓看完後頗有種哭笑不得的感覺。
“隴西王?……嘿,這可真是……”
似笑非笑地搖了搖頭,董卓隨手將書信遞給了李儒。在一旁,張煌坐在椅子上,漫不經心地關注著這一幕。
說起來,董卓麾下的部將們除了張濟外誰也無法想象,一個名叫“張繡”的小輩何以脫穎而出成為自由進出董卓府邸的新貴,但只有寥寥幾人知道,張煌的確有著與董卓平起平坐的資格。
“你想當隴西王麼,大叔?”
望了一眼神色怪異的董卓,張煌笑嘻嘻地調侃道。
“怎麼會?”董卓聞言翻了翻白眼,想來區區一個隴西王在他心中的地位形同一個鄉下土財主,試想野心勃勃力求入主朝廷權力中樞的董卓,豈會看得上這種空頭稱號。更別說這個稱號還會惹來朝廷的敵意。
“韓文約(韓遂)這是先禮後兵麼?”李儒捻著鬍鬚仔細審查著書信字裡行間的用詞,稍後雙眉微微皺了皺眉。
在他看來,韓遂除了在信中提出了拉攏董卓的意思外,亦隱晦地表達出一個意思,那就是倘若董卓執意要與他們叛軍為敵,那麼,對方也不會客氣。
“威脅?”李儒嘴裡嘀咕著,但是隨即他便搖了搖頭,更正了自己的話,“狄道,他想要狄道!”
“什麼?”
“韓遂想要狄道,他希望我等將狄道拱手相讓,同時他承諾不再進攻我隴西剩下的領地!”
“……”張煌聽著有些意外,拿過李儒手中的書信左看右看,卻怎麼也沒看出這一點。因為從字裡行間理解,那韓遂只是在信中寫到,就算董卓不願意與他們為伍,但只要別觸犯到叛軍的利益,叛軍那邊他韓遂可以做主不再侵佔隴西剩下的地盤,與董卓秋毫無犯。
似乎是看出了張煌心中的詫異。李儒微笑著提醒道,“狄道連線漢陽蘭幹,方圓數百里僅此一條官道,韓遂若想大舉進兵漢陽郡,則狄道非取不可。……眼下這個時候對我等威逼利誘,無疑是為了狄道。”
張煌聽了恍然大悟,然而心中的疑惑卻並沒有解除,“他們不是攻打過漢陽麼?走老路不行麼?為什麼非要從狄道走?”
見此,李儒解釋道,“上一回。韓遂直接從金城郡的榆中、經勇士南下至蘭幹,這條路也的確可行。可問題是如今那宋揚將大隊人馬遷至我隴西北部,再走上一回的路難免徒增路程。……當然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怕我等在他入主漢陽郡與大漢軍隊交戰時從狄道偷襲蘭幹,為了謹慎處置,韓遂自然希望我等交出狄道。我等若是失去了對狄道的控制,再想偷襲蘭幹,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原來如此。”張煌一臉佩服地點了點頭,對李儒竟如此明察局勢而感到吃驚。
回想他原來所在的黃巾勢力。當初所欠缺的豈不是這樣一位能在大局勘破戰況走向的軍師?
“那接下來怎麼辦?”張煌轉頭望著董卓與李儒。
董卓與李儒對視一眼,沉默不語。
雖然他們心中打著主意要讓叛軍與朝廷軍隊成為鷸蚌,好使他們成為漁翁,為此不惜犧牲眾多兵力故意製造敗績向朝廷“施壓”。但這並不表示他們願意交出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