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bsp;http://book。mihua。net

但是,面對大多數惺惺作態的閱讀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讀書方式,還是會讓我們覺得好笑。不得不承認,帶有功利性、目的性地讀書,恐怕只會讓價格不菲的書籍變得一文不值。

這就是為何在這個多書的時代裡,整個人類還是患上了精神世界的“貧血症”。有些人顯然要質疑——雖然書籍是人類的精神食糧,但不吃飯不會貧血,這跟書有什麼關係呢?事實上,書只是一個方面,附庸風雅地讀書正暴露出來大多數人“貧血”的本性——不真實。

自私、冷漠、貪婪、麻木……這些描述現代人精神狀況的詞語,刺眼醒目,卻不勝列舉。無論生活貧苦富貴,每個人都不可逃脫的是——在夜深人靜、萬籟俱寂的時候,來自內心深處的情感叩問。這個世界遠沒有你兒時想象的那般美好,越成長、越成熟,越要深深陷入人性的種種矛盾癥結中,無法自拔。

你可曾親眼見證家族集團內部的虛情假意,可曾親身體會職場風雲中的爾虞我詐……當這些讓人難以置信的電視劇裡的劇情,赤裸裸地在現實生活中上演,人性的自私、冷漠,甚至是骯髒的一面,就毫無保留地暴露在我們的面前。此時此刻,孤獨、寂寞氣勢洶洶地奔湧而來,正所謂,孤獨是因為獨自一人,寂寞是因為漠不關心。在人情冷漠的時代裡,讀書的人怎麼能讀懂書?精神的血管裡怎麼會不缺少溫暖而鮮活的血液?

精神世界的“貧血症”(2)

而當你倍感落寞之時,是奮力掙扎,繼續追求陽光的熾熱;還是會選擇敗給命運,成為另一個製造麻木冰冷的機器?隨波逐流是大多數人的選擇,真理卻常常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於是,當有一天我們能把別人的語言講得清楚流利,卻操著一口生硬羞澀的母語解釋不清楚五千文化中的些許斷壁殘垣時,我們失去了自己的根,但在移植的沃土上,我們也許永遠不會感到羞愧——這,也是精神世界的“貧血”。

如果非要給“貧血”下一個定義,那就該是一種缺失。倒不是缺失友愛、關懷…,從根源處說起,是缺少了穩定生長根基的因子——定力。誠然,科學家們將物質性作為存在的基礎,但人類這種特殊的存在,顯然是離不開精神力量的。當我們太注重物質,太現實,反而會看不清自己的本質,變得不真實。k米k花k在k線k書k庫k book。mihua。net

缺失了定力,紮根於貧瘠土壤的人們會放大自己的苦難,他們以物質享受為頂禮膜拜的物件,此時,精神的血液自然要流失;而對於“含玉而降”的幸運兒們來說,沒有定力,就會因為環境的優越而過分放大自己的優勢,殊不知仗勢欺人的前提往往是狗仗人勢。

孤獨寂寞,只是精神“貧血症”的初期體會;麻木不仁,也不過是稍嚴重些的輕微貧血;而病入膏肓的“精神貧血”,莫過於“缺德”。當高鐵、校車事件頻發,當小三、二奶頻頻出鏡,當食品問題的炸彈四處開花——我們不得不懷疑,人類這位貧血症患者的病情是不是已經進入了晚期?

尼采宣佈,“上帝死了”,我們便開始陷入了“等待戈多”的尷尬困局中。精神世界的荒蕪,似乎是任何人都無法挽回的整個軍隊的陣亡,但若真有定力,我們何不再造一個神呢?若真正擁有定力,在追求自由幸福的道路上,我們斷然不該拋棄心中的信仰。只因土地的貧瘠,便背棄了家園和故鄉——我們需要知道,離開就再也無法回來了。背井離鄉的樹,任憑枝葉如何繁茂,根系永遠不會粗壯。

所以,在這個燈紅酒綠的大千世界,且給自己打造幾分定力,守住一方心靈沃土。如此,才能不迷失於世俗的阡陌,終有一天,重返精神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