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的智慧,一邊為後人探索新的智慧創造條件。
一個人不讀書,他實際上,是將自己的智慧停留在類人猿水平。一個人熱愛讀書,他的智慧才能得到充分發展,並與時代同步。在正常的情況下,一個人熱愛讀書意味著這個人擁有智慧。一個人不熱愛讀書,意味著這個人缺乏智慧。一個文明的社會,必是讀書風氣蔚然成風的社會。
但也會出現一些問題:許多人不是越讀書,越沒有智力、道德和信仰嗎?舊社會,有些讀書人,不是“五穀不分”嗎?他們的智慧何在?在基督教、西方*自由的進步文化傳到中國時,一些飽讀詩書的中國儒生,歇斯底里去抵制,他們的智慧何在?*讀書很多,可是提出階級鬥爭、暴力革命的荒唐結論,給二十世紀的人類帶來巨大禍害,這樣的讀書,智慧何在?毛澤東讀書眾多,卻專門用於搞政治權術,為了自己私人野心,殘酷打擊一個個忠於黨、忠於國家和民族的仁人志士,製造了無數樁人間冤案,這樣的讀書,智慧何在?中國一些大學生,讀書自然不少,但在九一一事件發生時,卻為************殺害美國民眾的罪惡行為叫好,這些大學生的智慧何在?中國科學院、社會科學院、許多名牌大學的官員、學者,讀的書必定不少,但搞學術*,搞官僚主義,搞投機取巧的,不乏其人,這樣的讀書,道德何在?趙承熙、馬家爵不是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