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的過硬技術。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22章金太倉之光(8)
著名物理學家吳健雄是太倉瀏河人,生前曾幾次從國外回到家鄉這塊美麗的土地。她去世後,太倉將她故鄉的中學改為健雄職業技術學院。這個建築風格獨特的學院坐落在長江邊的一個小鎮上,佔地500餘畝,太倉市政府投資五億多元。現在有4500多名在校學生,生源不僅是本地的,還有不少是江蘇其他地區的,共設21個專業。德資企業在太倉的迅速建立,使得這座職業技工學院有了用武之地,現在學院每年要為德資企業培訓一批技工學員,而這些學生的培養費用全都由德國企業支付。
“學生一般到德資企業後,要籤5年時間的服務期。到目前為止,經我們培訓的學生到德資企業後還沒有一個離開過德資企業,這些學生大多已經成為企業的骨幹。德資企業如此重視員工的技術培訓對我們中國企業是一個非常大的震動。曾經有一個德國企業家這樣對我們說:‘你們中國的高速公路很多,但質量不好,原因之一就是修路的技術工人能力不夠,而德國的情況相反。’舍費勒是德國著名的企業,現在太倉投資。他們有自己的一個培訓中心,花了幾千萬元,招收的學員都是我們中國人,平均每個學員要花費五六萬元培訓費用。他們認為這種培訓是必須的,在德資企業家心中有這樣一個理念:企業的技工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太倉能夠成為德資企業在中國的主要落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