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1部分

姜姬就從善如流地說那就叫殿試,顧名思議,在殿裡考試。

這一次考試也非常的“隨興”。

某一日,風和日麗,黃松年、毛昭、白哥、風迎燕、龔香、王姻、姜儉、姜陶、阿陀等人“不約而同”的帶著自己舉薦的人才來見姜姬了。

人太多了。

安樂公主道:“人這麼多,不如就出幾道題考一考,辨出賢愚,才好以才論職。”

眾人皆道:“公主此言有理!”

一群鬥雞一樣的青年才俊們怎麼會怕?全都鬥志昂揚的答應了!

姜姬就定下規定。

第一,在座黃公等人每人出一道題;

第二,答題者不能答舉薦人出的題。

文會上都是口試,沒有筆試。姜姬就省了騰卷糊名的那一套了。好不好的,當庭驗證。

出題的自然也各有偏向。

各地才俊一系的人用典更加精深——都是自家藏書,一般人聽不懂。

魯國一系的人偏愛出數題和怪題——論起應用數學,他們認第二,整個大梁沒人能認第一!

各地才俊作文都有一手,不管是命題作文還是公式寫作,都能寫得非常完美。

但他們的缺點也很明顯,都對民生不是那麼的——重視。

不能說他們一竅不通,而是他們通的都是書上有的,照本宣科一個比一個厲害,動不動就開始炫耀自己家的藏書。

可真讓他們動手去做,十個裡八個都不行,另外兩個已經算是勉強可用的了。

她到最後都有點懷疑黃公等人送來的人才是不是都打了折扣。

但看黃松年和毛昭的神色,又不像是故意的。

等人才們退出去後,她才問各位考官的看法。

他們的看法倒是跟她一樣,鳳凰臺舉薦來的都缺一點實用價值,反倒是魯國的都不錯。

不過黃松年替自己人說話了,他道:“魯地之人深受公主之恩啊。”

雖然只有一半句,但也說出了重點。

他認為魯國的人為什麼考試這麼好呢?因為他們都是魯人!早就被公主影響過了!

這些人在鳳凰臺再過兩年也這樣!

毛昭也認為那些人不是不可以用,只是需要一些磨練。

姜姬就順水推舟的把人都收下了。本來這次殿試的形式意義就大於實際意義。

等第二次、第三次殿試都如期舉行之後,才能令下面的人感受到這份與眾不同的改變。

黃松年出了宮門坐上車,沒走出多遠,車就停了。從人在車外說:“主人,有人求見。”

是今天跟他進去殿試的人。

黃松年嘆了口氣,掀開車簾說:“改日再談。”說罷就放下車簾讓車走了。

那等在路邊的人也不敢追上去催問,只好遙遙的行了個禮。

黃松年回到黃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