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軍”。
這個加入可不是喊幾聲口號就行的。
他們要出人:不止是壯丁,城主家的人也要送一兩個進去,或為人質,或者就是分一杯羹的人。
他們還要出錢:這個錢不止是銅錢或金銀,還可以代指為這個城非常重要的產物。
就像魯國浦合產鹽土一樣,她就用鹽土當了很長時間的“錢”來花。
各城同樣是主動或被動的被要求對盟友敞開供應自家產物。
銀山崔氏就是個典型了。他們家產銀子。
於是就舉家潛逃了。
想逃的不止是銀山崔氏,所以這段時間以來; 不止是王姻見到了不計其數來向他示好的人; 鳳凰臺也突然多了很多的“流民”。
這些流民大多數衣衫整齊; 有車有馬,逃難的時候不但沒有丟下老人和妻女,連僕人和奴婢都好好的帶著。
他們來了以後; 先暫時在城外安家,然後就想出各種辦法鑽到城裡來。
鳳凰臺下的大小世家都見到了許多“親友”。
學府和匠器局這兩大收人的機構也多了很多突然拜入門牆的“學徒”。
姜姬的很多政策其實就是為這些沒辦法逃人準備的,從魯國時就是靠這幾手迅速集結起她自己的班底,壯大勢力。畢竟要靠她取得新的身份就只能服她的管了。
鳳凰臺下的世家最近幾近流失的相當多; 世家其實就是高學歷高智商的代名詞; 在這個時代; 他們就是人才庫。
可以把他們看成一所所大學,他們負責從全國各地選拔出人才,收納進自己的門牆內,細心教導後,再將這些人才吐出來,安放在大梁國的每一個角落。
失去他們不是不可惜的。
她只是知道,只要世家不滅,那早晚會有別的世家填補這些空出來的位子。
這一回倒是一口氣全補充回來了,還全是不得不聽她的話的!
姜姬一個激動就要辦國試大典。
她早就想試行一下了!
現在僅靠學府選拔出的人才其實相當“簡陋”。透過這種選拔,得到的全是低階官吏。也就是說,她不需要他們有很好的才學,只需要他們完成簡單的工作就可以了。
哪怕受賄、瀆職都可以輕鬆的找到替代的人,完全不必心疼。
更高階的人才她就得不到了。那全在世家的腹中。
她可以殺雞取卵。她在魯國就這麼幹過好幾次。
但現在她想換個更好的辦法。不必殺雞,也讓他們乖乖下蛋。
把雞養著,它會下更多的蛋的。
目前這個時代仍是以人治為主,五十年內休想進化到徹底的法治。
雖然她覺得之前已經有點法治的苗頭了……
大臣們都有意識的開始限制君權了。
但她要上位,就必須重新奪得完整的君權。她需要壓制大臣們的自主性和權力,至少要保持三代。這就意味著她開了一次倒車,只能也必須繼續人治。
為了限制人治會帶來的弊端,她才會頌布那麼多的《魯律》,而且全是寫小民百姓的。
人治之下,最脆弱,最容易受到傷害的就是小民百姓。律條替百姓們畫出安全的界線,界線之內,他們就不算犯法,可以自由自在。
若官吏濫用權力……反正她殺官從不手軟,專殺給百姓看。
告訴他們這些官是可以殺的。
百姓就不會過分懼怕他們,官吏也不敢對肆意虐待百姓。
她不太在意世家,她不需要去保護他們,反而需要去限制他們。世家和君王一樣,誰的拳頭大誰有理。拿法去約束他們是白日做夢。她只需要保證自己的拳頭最大就行了。
她能保證在自己這一代,或許還能保證三寶的第二代,可第三代就完全憑運氣了。
成功的話,她建立的制度才能夠有希望流傳下去。
不成功……那就是個三代即亡的短命朝代。世界將再次陷入戰火之中。
那麼,擁有一個有別於世家舉薦體系的人才選拔渠道,是她建立的制度的立足點。
換句話說:她要找到只聽她的話的人。
她要保證這種人的供應是源源不絕的。
現在這些逃入鳳凰臺的“流民”需要出頭,需要從城外擠進城內。
那她就給他們這個機會!
第一次國試改了個名字先叫殿試。
毛昭說國試太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