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部分

兒有盜賊劫匪,她總是第一時間趕過去,能活捉的就捉,不給束手就擒的就殺。眾賊對她是聞風喪膽。

桐月跟著荷月也學了幾招,另外,她還學會了騎馬。

這應該是她最順風順水的時間,只短短几個月,她就積累了數千金,勉強躋身於土財主的行列。

秋去冬來,冬盡春回。轉眼間,已是來年二月。

一天,江星月請她過去小酌。

席間,她拿著一份邸報和一封留守京城的下人的家書念給桐月聽。

桐月靜靜地聽著。

第一件:柳棲白的父親聯合其他官員彈劾秦世容的父親。

第二件:白佑林新作的一首詩與柳棲白的詩有幾句相似,被人指出抄襲,朝野譁然,接著又有人發現他以往的詩作也有類似行為,人們戲謔他是“生吞孟學士,活剝柳棲白。”

桐月聽完,問道:“你覺得柳大人能成功嗎?”

江星月默然片刻,神色恍重道:“我看很難。”她接著解釋道:“當今聖上年紀已大,越來越寵信嚴相,嚴家父子經營多年,在朝中勢力盤根錯節,論心機,柳大人根本不是他的對手。況且,這種時候根本不是扳倒嚴相的最佳時機。柳家恐怕是凶多吉少。”

桐月也跟著嘆息一聲。她接著又問白佑林的事情。

江星月微微一笑,道:“怪不得我先前就覺得他的詩文風格太過雜亂,原來是這個原因。不過,他還年輕,若是吸取這個教訓,痛定思痛,將來能翻盤也不一定。端看他以後怎麼做。”

兩人正說著話,就見荷月不經人通報就急匆匆跑進來。

她一進門就大聲嚷:“姐夫,我剛得到情報:倭寇要來了!”

☆、第九十四章 回京

第九十四章回京

倭患是明州最大的禍患,其危害程度遠甚於匪患。

本朝初期,因為國力強盛,兵強馬壯加上朝廷重視海防。所以,即便有小股倭寇來作亂也不成問題。然而,近幾十年國力日趨衰落,朝政*,爭權奪利者趨之若鶩,真正為國為民者少之又有,偶有幾個不肯同流合汙的,也被同僚排擠陷害。肯做實事的官員越來越少,肯來明州這種地方的也多是無奈之舉,隨便撈一票能調任就調任。對於明州的匪患倭患從來都是消極抵抗。官員越是消極,倭寇就越猖狂。這些倭寇組織嚴密,武器精良,戰術狡詐,手法殘暴兇狠,□□擄掠,無惡不作。沿海百姓無不恨之入骨,這些百姓,有條件的都內遷了。昔日繁華熱鬧的街市如今是十室九空,荒涼無比。

江星月到任後,便開始訓練衛所計程車兵,可是衛所的情況十分不容樂觀,士兵逃亡換籍者眾多,明面上有上萬人,而實際卻只有區區幾千人,還多是殘兵勝卒,平日裡訓練又鬆弛,這些人怎麼能用來打仗?

沒有辦法,江星月只好從百姓中招募新兵。荷月這次起了大用,那些活捉的嘍囉水賊們,被她一調教都成了士兵。這些嘍囉身體素質不錯,人也不笨,訓練起來也容易。

江星月和荷月在深入研究完倭寇之後,不但改變了練兵的方法,連兵器也隨之更新,她給士兵配置了大刀、□□和仿製鳥統。既可以近身作戰,也能長距離作戰。

明州百姓恨透了倭寇,所以招募新兵的事十分順利。甚至還有不少商人主動損助軍餉,有人捐錢,有人捐船,桐月也捐助了幾千兩銀子和不少物資。

其實按照江星月的原意,她覺得建立一支海上艦隊更適合迎戰倭寇人。有敵則迎敵,無敵時防敵,而不是被動地在陸上還擊。可惜她這個想法奏到朝中並無人響應,江星月只得暫時作罷。

對於倭寇的騷擾,江星月是提前做了充分的準備,因此聽到荷月的報告並不驚慌。

桐月猜測她肯定有事要與下屬商量,便主動起身告辭。江星月對她說道:“也好,咱們改日再聊,你這幾日小心些。最好不要單獨出去。”

荷月點頭表示知道了。

對於抗擊倭寇這事,桐月幫不上忙,也只能在家靜等江星月和荷月的好訊息。

她對於兩人充滿信心,但城中的百姓並非個個像她這樣氣定神閒。這些人或是親耳聽過、見過倭寇的殘暴,一聽到他們要登岸,嚇得惶惶不可終日。

這幾日,明州城內充滿著一種惶恐壓抑的氣氛。路上的行人比往日少了許多,個個如驚弓之鳥。

府衙裡的燈光徹夜亮著,成群計程車兵走來走去。江星月不但調集了城內所有計程車兵,連以前抵抗強盜的民兵也調來了,另外還徵用了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