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戰爭前後用了不到七天的時間,對方的一舉一動都在他的預料之內,就連天時地利似乎也在其掌握之中,當他派華擒狙擊九戎國回援都城的軍隊時,淩河周圍忽然升起了一層濃厚的白霧,從而使得九戎援軍落入了華擒的包圍圈中,一戰便擊潰了整個九戎大軍。
雖然段虎非常肯定白義的才華,也認為他一定能夠為自己平定東部,但如此快的拿下九戎國的確讓段虎有點措手不及,機構對應付這類突發事件非常老道,很快便拿出了一個施行方案,並且調集了一部分熟悉北方事務的官吏,先行派往錦州接手政權。而這一戰的首功之臣白義則被段虎任命為龍鑲中郎將,職權地位與黃烈等四大將等同,其麾下的將領全部官升一級,並且授予其直屬大軍以萬騎稱號。白義由一個默默無聞的汴京南衙禁軍副統領,在短短的一個月內,一躍成為了天底下最有權勢的幾個人之一,可以說是一步登天。
當漢國正忙著接手九戎國的時候,漢國領地內發生了第二件大事,各大世家在段漢的官員紛紛遞交了辭呈,辭去官職,大部分都進入了官辦學院擔任實政先生。此外段漢境內的九個世家紛紛表示和與段漢政權最為親密的四大世家聯姻,自願併入四大世家。
漢國領地內的世家這一突然舉動,讓不少外人認為這是對段虎之前藉故掃蕩世家大族的一種報復,認為段虎這次可能會要服軟了。他們又怎曾想,在那些世家官員當天遞交辭呈以後,他們的空缺便立刻被補上,權力交接之快速、之平穩,令人感到不可思議。隨後四大世家之一的郭家和鮮于家在段漢政權中的官員也
去職務,並且很平靜的跟前來頂替的官員交接手中事這才察覺到這一切都是段虎刻意安排的,為的就是控制世家,讓寒門逐漸在政事上抬頭。
在這件事情上林家和上官家顯然沒有其他兩大世家那樣配合,他們在讓一部分下級官員辭去官職之後,便停了下來,似乎還想要再和段虎討點價錢一般兩家家主破天荒的一同前往蒼隴。然而走到半路上,他們便被扞死親衛給攔下了,並且上官伯玉和林博謙兩人立刻被扞死親衛帶往定州,將他們軟禁在凌雲城內,其餘隨行家中人員全部處死。隨後林重師以家長嫡長子的身份將林家家主之位,交由其叔叔林風擔任,上官宏也以族老身份下令由其幼弟上官乾接替擔任族長一職,兩家這才開始忠實的執行著段虎的削官令。
在四大世家在朝官職達到了段虎限額的標準之時,段虎頒佈了對四大世家的封賞令,封林風為世襲武安公,封上官乾為世襲江平公,封鮮于衝為世襲巴陵公,封郭義為世襲忠義公。段虎除了賜封他們公爵位以外,還每人封了一座城做為他們家族的食邑,上官家封的是雍州第一大大城江平,林家則將段虎的發家之地武安封給了他們。而封給郭義和鮮于衝的食邑卻極為奇怪,竟然是現在被阿術佔領的西域諸國中最大的兩座城國塔蘭和上昌。更為奇怪地就是鮮于家和郭家竟然沒有半點怨言,反而非常的高興。
當經過了這一系列軍事和政事上的劇變之後,眾人認為段虎總算該消停一會兒了,然而出人意料的事情又發生了。段虎的兒子段冰和其他一些大臣子弟刑滿釋放了的當天,段虎首次牽著段冰母子的手上議政殿處理政事,而且還在自己的王座旁邊設立了兩個座位,讓他們母子受眾臣朝拜。
柳含嫣之前擔任文淵儀同處理政事,都是以和丁喜等人平等身份上朝參政地。然而這次則是以主君身份入朝,情況便有所變化。眾臣皆心道今日可能有事發生,然而丁喜等重臣卻對段虎此舉沒有半點驚訝,看上去就像是早就跟他們打過招呼似的。隨後段虎頒佈王令,漢國世子段冰以六歲幼齡入朝協理政事,大王妃柳含嫣擔任輔政上君。其下設立輔政七大臣,分別為右軍師丁喜、左軍師賈淵、三司儀同李信、尚書令林重師、禮部尚書時進、工部尚書郭媛和督察司總管包明。七名輔政大臣的職權就是在段虎沒有在朝的時候,協助段冰處理政事,任何一項未決政令除了必須有段冰和柳含嫣的印章以外,還必須有四名以上的輔政大臣地印章,才能透過政令決議,柳含嫣、丁喜等人的輔政職權都會在段冰十六歲主政之日取消。
之後段虎又命督察司總管包明以後直接聽命段冰,也就是將督察司交給段冰使用,同時他還將幷州改名為直隸都護府,而首任都護府首任大都督便由段冰擔任。除了蒼隴以外,其他所有各地郡縣一級的官吏全部都由段冰自行指派。
最後段虎又對各部將軍進行封賞。冊封四大將軍以鎮國名號,並冊封四人為關內候。各食五千戶,封紀維謙、關山月、蒙橫、張孝則四人以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