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條:(一)繕寫書牘,及記錄其他口語;(二)留聲機課本,輔導盲人學習;(三)教習發音、朗誦和演講;(四)音樂欣賞;(五)製成會說、唱、哭、笑的玩具,作為饋送兒童的禮物;(六)家庭錄音用:記錄孩子談話、臨危者最後遺言等;(七)報時用:提醒人們進餐、開會或從事其他預定工作;(八)名人談話的永久儲存;(九)教學輔導:如記錄教師講授,課後亦可隨時放聽;(十)作為電話附件,傳送永久性的報道。這許多思想現在已成為現實。
愛迪生對發明品的要求是:價格低、耐用、操作方便。愛迪生知道,草創的留聲機不太完善,未合普通用途。“一則錫箔非記音佳材。貼放與揭脫,皆極困難。且所壓成槽紋又太淺太輕,易於磨滅。二則圓筒旋轉不勻,發出樂音自不逼真。而人語之音調高低,亦隨轉動速度為轉移。三則子音變軟,致人語失去原神”。
為了消除這些缺點,愛迪生不斷對留聲機進行改良。當留聲機模型成功之後,“愛迪生確定了原理,從此進行改善的不過是些細目;就是去研究各部分要怎樣制,和用什麼去制才最好。如果第一次模型不成功的,愛迪生便要去研究它所以不能成功的原理,直到明瞭才止。並從新繪畫改良的圖樣,交付工人制造,直至它成為一個滿意的模型。”
一天,紐約《世界雜誌》的一個作者在實驗室中找見愛迪生正忙著試驗他的“嬰兒”。他在自己面前把幾面鏡子巧妙的排列起來,它們能把一盞電燈的光線經過來回的反射後,集中在一個非常光滑的圓盤上。在他身邊又有一架新近完成的圓筒式留聲機。
“我在留聲機方面從1878年以來就一直沒有改進過什麼,”愛迪生解釋道,“我的時間全花在電燈上去了,我現在決定抽出一些時間來重新研究留聲機。”
“這留聲機一定很有前途吧?”
“是的,極有希望。我想把它改良得適合於商用,並且希望它能夠記錄人們口授的言語。如果裝在辦公室裡,可以代替速記生工作。這機器運用的方法很是簡便,就是小孩子也會管理。老式的留聲機本已經是很完善的了,但新的一種將是自動的,利用彈簧來發動。銀行家、商人、律師、編輯們想關照下人說話時,可以躺在沙發上,抽著雪茄,安逸地向著它口授說話。把這機器交給下人,他們撥動彈簧後就能叫它再複述一遍主人說過的話。有遺漏時,只需把彈簧轉回來,它又會把話再複述一遍。不論是誰如果家裡置備一具,那當他忽然想到一個念頭而恐怕以後會遺忘時,只須密告給那留聲機,它明天便會再告訴他的。”
1888年整整一春,愛迪生都在研究唱機問題。到了夏天,他已能公開宣佈一種改革後的新唱機問世。這項工作耗費了他巨大的精力和寶貴的時間。
愛迪生的新式留聲機使用了浮動唱針,由電機驅動,用蠟作錄音材料。它的錄音轉筒用的不是浸蠟硬紙板,而是實心蠟柱。當一層蠟磨禿後,還可以將其颳去,在新的表面繼續錄音。
這種新機器遠遠超過10年前的產品。在英國的古勞德上校從西奧蘭治拿了一臺,帶到他在倫敦郊區的“小門羅公園”,進行宣傳。他還鼓動名人參觀他的留聲機表演。有一位劍橋公爵起初對留聲機抱懷疑態度,當他看了留聲機表演以後,立刻癱倒在椅子上,失聲叫道:“裡面有鬼”。人類學家利弗斯很快發現留聲機的一種新用途。他說,留聲機能把“具有特點的音樂——包括原始的、野蠻的,都記錄下。這樣,人們聽了之後,就能漸漸地找出它的演變過程以及在不同地區表現出的不同風格”。而且,1880年《科學美國人》雜誌關於“透過這一裝置,可以重新聽到死者聲音”的預言也終於化為現實。1889年4月,古勞德錄下了羅伯特布朗寧的聲音,次年,這位詩人去世以後,古勞德將幾位朋友請到了家中,聽留聲機錄下的這位詩人背誦的詩句。
在美國,也有類似的宣傳,因而愛迪生的留聲機的銷路猛增。曾經是著名女演員的埃莉奧諾拉杜絲和探險家亨利斯坦利非常高興地錄下了自己的聲音。
大西洋兩岸對留聲機的宣傳更注意到它的非娛樂性用途,這也是愛迪生在研究過程中所一直考慮到的問題。在美國,留聲機已被用到工商業管理。來自紐約的一份報道說:“公司的首領們,以及高階職員們現在使用留聲機錄製備忘錄,留聲機又把備忘錄播放給打字機。”另外一家留聲機公司專為客戶設計了用於審判記錄、會議記錄的機器,價格低廉,比使用一般速記員更準確。
然而,不久人們又意識到,這種新機器的主要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