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7部分

彭茂邦壓下了全面發展電動裝備的計劃,將更多的經費投入到基礎研究之中。與海軍聯合開發小型聚變反應堆,與空軍聯合開發高效能軍用計算機,為物理實驗中心提供數百億研究經費,全面參與“國家戰略防禦計劃”地相關工作。

總參謀長並沒放棄全面推廣電動武器,只是採取了“曲線救國”政策。

在彭茂邦的親自推動下,陸軍在新概念武器研究上走得最快,也走得最遠。

早在2014年,“雷虎”變身為“雷豹”之後,紀佑國還沒批准第二階段研究專案地時候,彭茂邦就親自撰寫了一份名為《展望未來陸軍》的發展報告。嚴格說,這份報告是由總參謀部專門搞技術的高階參謀撰寫的,只是署名時把彭茂邦的名字放到了最前面。

在這份報告中,未來陸軍與現代陸軍完全不同。

主戰坦克的重量將從50到70降低到20噸以內,配備強勁地電力驅動裝置,採用高強度合金裝甲與電磁炮,具備主動與被動防禦能力,是未來軍事網路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關鍵結點。

該報告面世地時候,幾乎所有人都將裡面提到的“未來武器”當作“科幻作品”。

僅僅過了3,很多“未來武器”所必須地新技術與新材料就陸續面世。

高強度合金能使未來坦克具有無與倫比的防禦能力,電磁炮將賦予未來坦克強大地毀傷能力,軍事網路化將使未來坦克成為了理想的作戰平臺。

除掉供電系統之外,關鍵還是一個:複合蓄電池的價格。

與海空軍相比,陸軍更重視“價格”。

紀佑國上臺之後,軍費一直向海軍與空軍傾斜,陸軍所佔比例年年降低。到2015年時,陸軍在國防預算分到的份額僅僅只有,雖然仍是三軍“老大”,但是除去人員津貼與裝備維護費用之後,能夠用於採購新裝備的費用卻是三軍中最少的。

與海空軍相比,陸軍的裝備規模又是最大的。

2015年底,

20166年軍費的時候,陸軍提交了一份報告。

按照軍事改革的長遠規劃,未來中國陸軍至少需要2500主戰坦克、3700步兵戰車、2700門自行火炮與火箭炮、輪式裝甲車與2100C輛中小型軍車。

如果每輛主戰坦克配備1200千克“龍翔電池”、步兵戰車950千克、自行火炮與火箭炮11C0千克、輪式裝甲車700千克、中小型軍車550千克,總共需要25515“龍翔電池”。

2015年,“龍翔電池”的總產量為780~:。即便不在其他地方使用“龍翔電池”,也需要33年才能讓陸軍完成換裝計劃!以實際情況計算,即便在某些次要裝備上使用6級、甚至複合蓄電池,陸軍也需要近30年的時間才能換掉所有老式裝備。

30年之後,陸軍已經開始第二次更新換代了。

以實際情況,別說為陸軍全面換裝,就算“把好鋼用在刀刃上”、優先照顧陸軍航空兵,“龍翔電池”地產量也無法滿足實際需要。

當時,“飛鷹”是陸軍航空兵唯一地全電動直升機。

雖然在試驗部隊的訓練對對抗演練中,“飛鷹”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作戰能力,在第四次印巴戰爭中,“飛鷹”的作戰能力得到了正式,但是在20166年,彭茂邦只批准了一項全電動裝備研製計劃,即“飛鷹”的升級改進計劃。

改進也是針對航電系統,而不是針對動力系統。

直到20166年底,彭茂邦才批准代號“風火輪”的新概念全電動坦克與代號“筋斗雲”的新概念全電動步兵戰車的研製計劃。

與“雷虎”、“雷豹”相比,“風火輪”與“筋斗雲”增添了對新材料的應用研究。

因為相關計劃還在審批之中,所以潘雲生提供給紀佑國的檔案中只做了非常簡單地介紹。

“風火輪”的試驗目標是將戰鬥重量控制在25以內,用高強度合金做裝甲,採用由12級複合蓄電池供電的軌道電磁炮,最大公路速度超過00千米/小時、最大越野速度超過50千米/小時,一次充滿電最大公路行程750千米、最大越野行程300千米。

非常高的指標,比所有在役與國外在研地主戰坦克都要先進。

“筋斗雲”是“風火輪”的“搭檔”,機動效能相差不大,只是換裝了威力小得多地電磁炮(電熱炮為備選主戰武器)、增添了重型反坦克導彈,要求搭載至少8全副武裝的步兵,並且具備為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