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普遍認為指的是寶釵和寶玉,其實更準確的說法是指寶釵的那個金鎖,配上寶玉的那塊玉,而在寶釵的金鎖上鏨著的一句話是:“不離不棄,芳齡永繼。”我認為,這句話才是揭破謎底的鑰匙。
大家都知道,被賈府買回來學戲的十二個女孩子裡,最主要的有兩個,一個叫芳官,一個叫齡官。合在一起恰好便是“芳齡”。但從二人的結局來看,卻並未做到“永繼”,“芳齡永繼”的前提是“不離不棄”,而芳官的結局是出家為尼,此為“離”;齡官的結局書中未明確寫出,但根據字裡行間的意思,想來是早逝無疑了,此為“棄”。作者為何要用兩個戲子來分別對應寶釵金項圈上的那句話呢?我的觀點是,作者筆下的芳官和齡官,應該只是兩個影子而已,作者描寫她們的真正目的是用來暗示和影射。那麼,她們二人影射的究竟是誰呢?且看書中“壽怡紅群芳開夜宴”那回裡說芳官和寶玉:倒象是雙生的弟兄兩個。而在大觀園裡眾多的女孩子當中,和寶玉長得相象的還有一位就是湘雲,書上說湘雲:嬌憨可愛,偏又愛打扮成個小子的模樣,穿上了寶玉的衣服,猛一瞧倒象是寶玉本人。除了相貌之外,芳官和湘雲的性格也都非常得接近,都活潑開朗,像個小子模樣。原來芳官用來指代的是湘雲。那麼齡官呢?齡官毫無疑問,自然就是黛玉的影子了,二人的性格都纏綿悱惻,幽幽怨怨,又都愛哭,又都多病,又都為情所困,書上說齡官:眉蹙春山,眼顰秋水,面薄腰纖,嫋嫋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態。因此,毫無疑問芳官指代的是湘雲,齡官影射的是黛玉。那麼,寶釵金鎖上的那句話:“不離不棄,芳齡永繼。”中的“芳”和“齡”,就是用來暗指湘雲和黛玉的。
故此,書中所寫的“金玉良緣”,“金”指的是湘雲(湘雲的金麒麟),“玉”指的是黛玉,良緣指的是湘雲、黛玉與寶玉之間的情緣。而且,齡官早逝在前,芳官出家在後,所以,黛玉與寶玉的情緣在前,結果是黛玉早逝;湘雲與寶玉的情緣在後,結果是出家,不過這回出家的是寶玉。
。 最好的txt下載網
寒塘湘雲影,花魂逐水流
關於“十二金釵”中史湘雲的結局,大致看法有以下兩類,一類根據書中第五回史湘雲的判詞,認為湘雲新婚不久即守寡(或守活寡),直到終老;另一類根據書中第三十一回的回目“因麒麟伏白首雙星”,以及本回中寶玉得麒麟的情節,認為湘雲新婚後守寡,窮無所歸,遂為寶玉膠續。兩類看法多年以來,各執一說,相持不下,誰也無法說服對方。然而,史湘雲的判詞和第三十一回的回目本身就是個矛盾,據此,張愛玲考證說:第三十一回的回目原是早本留下的,早本中安排史湘雲和某人大概就是衛若蘭白頭偕老,但這樣的安排又與“薄命司”本旨不合,後來就改了判詞,讓她守寡終老,而第三十一回的回目卻忘了修改,成了一隻“漏網之魚”。此說勉強算是一個相對合理的解釋,基本上能夠解決關於史湘雲結局的矛盾。但我卻覺得,除此之外,湘雲的命運似乎還另有玄機。
根據書中第七十六回凹晶館聯詩,史湘雲出“寒塘渡鶴影”之句,林黛玉對曰“冷月葬花魂”,周汝昌由此推斷說林黛玉後來於此聯句處投水而亡,而我的觀點恰好相反,由此處投水自盡的當為湘雲,實非黛玉。首先,書裡面提到過的,與“鶴”有關的,只有湘雲一人,描寫湘雲的體態是“蜂腰猿背,鶴勢螂形”,暗示其體態的纖細瘦高。在湘雲筆下又有“石樓閒睡鶴”之句,對應其“醉眠紅香圃”一事,故此可以推斷湘雲詩句“寒塘渡鶴影”之“鶴影”當為其本人,於此寒塘投水的正是湘雲自己,後句“冷月葬花魂”實為湘雲投水後之寫照。其次,大家都知道,史湘雲有一塊金麒麟,此麒麟之於湘雲,恰如通靈寶玉之與賈寶玉,是其命運的象徵物,五行之中“金生水”,麒麟又是“水獸”,所以,史湘雲與水,有著深不可測的淵源,湘雲在聯句或玩樂之時,多次寫過與水有關的詩句,如寫”池水任浮漂“之句;或出“奔騰而砰湃,江間波浪兼天湧,須要鐵鎖纜孤舟,既遇著一江風,不宜出行”之酒令,和黛玉聯句時還說過:“怎得這會子坐上船吃酒倒好。這要是我家裡這樣,我就立刻坐船了。”之類的話等等。除此之外,書中關於史湘雲的判詞為:(上面)又畫著幾縷飛雲,一灣逝水。其詞曰:富貴又何為,襁褓之間父母違。展眼吊斜暉,湘江水逝楚雲飛。此判詞從畫面到詩句兩次提到了飛雲和逝水,又正好對應了前面的詩句:春夢隨雲散,飛花逐水流。故此,一代傾城史湘雲,最終逐水而逝。何其哀哉!
由是,我認為史湘雲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