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部分

和情感訴求,這是企業組織的本質,也是“管理”的核心命題。依靠管理實現有效協同,是組織的力量源泉,是財富創造的內在秘密。為此,錢德勒把自己的理論,冠名為“看得見的手”,對應於古典經濟學“看不見的手”,以強調管理功能的重要性,強調建立管理學科去指導社會實踐的必要性。

德魯克從年輕的時候起,就一直關注著人類社會的前途和命運。他強調自己不是一個經濟學家,自己也成不了一個經濟學家。言下之意,他要創立一門新的理論。他著有《經濟人的終結》(1939年)和《工業人的未來》(1942年),以表達自己的“非經濟學”主張。也就是這個時候,德魯克開始意識到“組織理論”的缺失,意識到這個部分“畫面”的缺失,使我們無法在思維中形成一幅“和諧社會”的完整影象。他決心從企業組織的內部展開研究,這就是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德魯克在那裡進行了18個月的研究,寫成《公司的概念》(1946年),形成了自己的“現代組織理論”,為建立“管理學科”奠定了理論基礎。

現代組織理論的概念,並非德魯克的自創。在他著手研究“企業組織”之前,巴納德(C�I�Barnard,1886—1961)已經發表了《經理人員的職能》(1938年),這是一本傳世之作,已經形成具有“哲學特徵”的現代組織理論。巴納德認為組織是人們尋求合作的一個自然的結果;人們為了突破個人在“資源和能力”上的限制,追求更好或更高的目標,會自然而然地選擇合作的途徑,建立協同關係。當這種協同關係有了“共同的目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