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他以武力抗爭現政府的決心,而且讓他懂得掌握軍隊的重要性。
1890年的大選中,卡瓦列羅逐漸失去了以往對政治的強力控制能力,雖然在他的操縱下,文人出身的岡薩雷斯當選總統,但既得利益者集團內部出現了裂痕。
軍隊心懷季度的瞟著他們的新總統,因為他畢竟是個文人。這就成了問題,因為所有巴拉圭政府都需要軍隊的支援才能生存。(所有暴力統治無不例外,呵呵,還是很熟悉。)
這支軍隊雖然規模不是很大——在50多萬人口中僅佔2500人左右——但是他的武器和組織,使它在政治中成了決定性因素。軍隊的維持費在每年預算中佔最大宗,約佔全部支出的五分之一。(軍隊還肩負警察、城市管理等全部維穩重任,這點費用真心不多)
到1890年10月,新任國防部長艾古斯基薩將軍逐漸建立了在軍隊的權威。雖然他本人是卡瓦列羅親手提拔,而岡薩雷斯得到了卡瓦列羅的支援,但將軍本人卻對岡薩雷斯擔任總統頗多不滿。
就在此時,巴雷羅看準機會,發動了極其突然的政變。
巴雷羅原本估計,在突然行動面前,軍隊會選擇暫時觀望,因為他對外宣稱反對的僅僅是現任總統,而且巴雷羅還親自向艾古斯基薩將軍示好,表示支援他成為巴拉圭新一任總統。
關鍵時刻,艾古斯基薩將軍還是選擇了風險最小的策略,因為這種混亂的情況下,岡薩雷斯不需要巴雷羅的反對也會自動下臺,而他就是最佳的繼任人選。
於是,艾古斯基薩將軍出動他計程車兵,迅速評定了巴雷羅的武裝暴動。
這大概就是巴拉圭的過往歷史,如果馬克西米連的保安旅沒有恰好留駐在亞松森,或者保安旅的統帥是一個膽小的德國將領,巴拉圭還會繼續其原來的發展軌跡。
但是這一切都因為馬克西米連一個大膽的決定而改變。
10月底,巴雷羅眼看自己的事業將要不可避免的步“巴黎公社”的後塵,以失敗而告終。巴拉圭人民從此再難有出頭之日。
於是,他鋌而走險,不顧一起的走入了德軍軍營。
連續幾日的槍聲,並沒有打斷“保安旅”的平靜,因為這支德**隊作為一個過路人自然對於巴拉圭的內部衝突不感興趣。
馬克西米連除了下令緊逼營門,加強戒備和不準外出外,並沒有採取多餘的措施。
“將軍,我代表巴拉圭人民而來。現在只有您才能拯救這個國家。”巴雷羅言辭及其懇切的說道。他們一行五人,便是自由派的全部核心人物了。
“巴雷羅先生,我軍只是過路,而且我們現在也並不具備德國陸軍的正式編制,我們的制服也不是德國陸軍的正式服裝,所以您不應把我們視為軍人,雖然我們確實攜帶了一些武器。我們是作為德國前往胡胡伊的第一批移民而經過貴國的,我現在不是什麼將軍,只不過是這一群人的首領而已。我負責帶領大家平安達到目的地。這些話我曾經和貴國的政府官員說過,現在我也這樣和您說。”
馬克西米連雖然長的虎虎生威,但絕不魯莽,考慮問題從來都很嚴密。他深知,當前狀況下,安安穩穩的完成任務,把隊伍平安的帶到胡胡伊才是最重要的。
再次懇求一番後,見馬克西米連態度冷漠,毫無鬆口的意思。巴雷羅便和其他幾人交換了一下眼色,從懷中掏出一份檔案。
第六十八章 大買賣
巴雷羅恭敬的把檔案遞給馬克西米連,用拉丁語說道:“將軍,正因為您的這支隊伍不是德國的現役陸軍,因此我才敢於請求您幫我們這個忙。只要您按照協議上的規定,把政府軍打敗,那麼最晚一年內我便可以支付給您50萬英鎊,作為貴軍出手的酬勞。”
馬克西米連眯著眼睛仔細看了看這份協議,協議描述的比較籠統,就是巴雷羅所屬的巴拉圭自由派願意以50萬英鎊的價格僱傭“保安旅”用於奪取政權。假如最終未能達成目標,則協議作廢。
50萬英鎊在那個年代可算得上一筆鉅款,要說馬克西米連不動心那是不可能的。
於是他決定認真瞭解一下事情的原委,並評估任務的難度。
巴雷羅見馬克西米連終於不再趕他們走,便立刻開始滔滔不絕的講起來。什麼20年前英勇的衛國戰爭,以及戰後的政府賣國行徑等等“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統統撿著重點講了一遍。
最後他說道,政府軍總共只有2000人左右,而且士氣不高,很多士兵其實是屬於他們一邊的,只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