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相反。談到這裡,相信你已經明白自然以對的意義了。
明知會讓對方不舒服,卻敢於提出忠告或建言是需要勇氣的。如果你曉得主管或前輩是基於善意,才勇於提出忠告、建議甚至斥責,就不應該生氣,而且還必須心懷“感謝”。
不過也可能會遭遇懷有惡意的前輩存心刁難,或是吸引一些故意挑起人們之間紛爭的麻煩製造者加入,這時你就必須要特別注意了。
這些人往往戴著一張“偽善的面具”,自始至終都沒安好心眼。
所以與人交往時,必須充分掌握該人的用心,並認清他的真面目。
在筆者的經驗裡,幾乎沒有百分之百的“惡人”。可能原先是個好人,不過因為立場的關係,不得已才做出壞事;也有脆弱不堪的人,因為情勢所逼而偏離正道。如果我們和這些人一樣,難免要上演“狐狸”的糊塗劇,所以自然以對是很重要的。
為了度過愉快的每一天,大家應該感謝那些照顧自己的人,學習他美好的一面,並且堅持善意與之交往。
不過你必須界定出“無法退讓”的底線,因為此時的“嚴守分界”比什麼都重要。
尤其在現今的職場上,EQ的高低非常重要,有些人年紀雖大,但EQ卻極低,使人厭惡,並且做起事來諸多不順。而人際關係的好壞往往就是由一個人的EQ程度所決定,現在許多的年輕人往往恃才傲物、目中無人、自以為是,因此人際關係很差,但卻不知反省自己,反而一味地怪罪他人,這種態度實在不可取,需要好好改進;相對地有些主管在統率下屬時,手段也是非常失敗,因此引起下屬的憤怒,這些都是EQ低下的事例。要知道根據國外的調查,有時在單位中的升遷或貶職,往往人際關係的好壞比能力的高低所佔有的比例還大,因此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怎能不引以為鑑。
3。多借鑑別人的經驗教訓
“反面教材”是你的反向動力
上一節我們談的是“重視人們美好的一面而生活”,這個意思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味道。
前面也提過“尋找榜樣,並向他學習”,如果將範圍擴大,即使身旁最平凡無奇的人,也有美好的一面值得學習。就算是討厭的傢伙,如果仔佃一看,倒也有可取之處,如此一來,就沒有值得憎惡的人了。
當你眼中以看到人們美好的一面為樂,就很容易生活下去了。
然而世上難免會有惡劣難纏的傢伙,也有平常一副無所謂,但到“緊要關頭卻不肯通融”的人。
這個時候,也要看他的優點,而非缺點嗎?
答案是:不。我認為此時的你應該活用他?將他視為你的反面教材。
換言之,你可以用“我絕對不要成為像他這樣的人”、“那一點絕對不學他”的誓言來激勵自己。
有趣的是世間有許多沒什麼能力的父母,總能教養出優秀的子女,而優秀的父母往往養育出沒什麼出息的子女,因此不要以為自己的身份高貴,下一代就一定優秀,也不要因為自己身份卑微就認定下一代一定失敗,俗語不是說“歹竹出好筍”嗎?
但在遺傳與環境方面,身為優秀人士的子女確實比較有利。
難道說,身為父母親能力不佳的子女就沒救了嗎?沒錯,這的確是個障礙。然而前面我們曾經說過,問題是在於你本身介不介意這種障礙。其實就整體社會而言,身處過於優越的環境,反倒有教養出懦弱孩子的危險。因為太過寵愛的孩子,反而好像“溫室中的花朵”一般禁不起外界的風吹雨打。所以,即使你生長在嚴苛的環境下,也不必感嘆自己的身世。因為從小就必須獨立自主,長大後反而因此容易成功。這不是原則論,也不是安慰的話,事實就是如此,不信你可以看看你周圍人們的情形。
關於那些與你沒有血緣關係的職場上的主管或同事也一樣,不必感嘆或操心“沒有好主管、好同事可以照應自己”。事實上當我自己發現沒有主管、同事罩我的時候,我曾很認真地擔心:“在這麼惡劣環境下,我會不會受到旁人的不良影響?”然後心情惡劣地度過每一天,常常感嘆自己的背景不如人;換句話說,當時是保持著“杞人憂天的心態。”
今日的辛苦將是明日的收穫
可是現在回想起來,才發現自己當時的想法有多膚淺。沒錯,有好主管、好前輩、好同事的照應,讓自己每天都可以開開心心、順順利利地度過,當然很棒;但是世界上有這麼理想的環境嗎?恐怕少之又少吧!即使真的有,那些生活在理想的環境的好命人,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