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微雲秦學士;露花倒影柳屯田。”“山抹微雲”是少遊《滿庭芳》的名句,“露花倒影”則出自柳永的《破陣子》。

可是,少遊因蘇軾而成名,也因蘇軾而倒黴:可謂成也蘇軾,敗也蘇軾!

在“洛”、“蜀”、“朔”黨的爭鬥中,少遊被視為蘇軾的“鐵桿”而頻頻受到政敵的攻擊。他創作的豔情詞,也成為罪狀之一,元祐五年五月,右諫議大夫朱光庭奏言:“新除太常博士秦觀,素號薄徒,惡行非一”,蘇軾被貶杭州,少遊也被貶出京。紹聖元年(1094),蘇軾再次受到排擠,被貶到惠州,少遊也被貶為監處州茶鹽酒稅。

在處州,少遊為了消愁解悶,經常與僧人談禪論道,寫了一首《題法海平闍黎》詩。豈料恰因詩中的“因循移病依香火,寫得彌陀七萬言”的兩句,被政敵們羅織了“謁告寫佛書”的罪名,於紹聖三年(1096),受到“削秩徙郴州”的嚴懲。“削秩”,是刪除所有的官職封號,是對當時士大夫最嚴重的懲罰。

關於秦觀的性格,《宋史 秦觀傳》這樣說:“少豪雋慷慨,溢於文詞,……,強志盛氣,好大而見奇,讀兵家書與己意合”。還有宋人說他十五歲喪父,侍母家居,研習經史兵書,二十四歲作《郭子儀單騎見虜賦》,“事方急則宜有異謀,軍既孤則難拘常法。……所以徹衛四環,去兵兩夾。雖鋒無鏌邪之銳,而勢有泰山之壓。”似乎,秦觀少時豪雋狂放,胸懷“馳騁沙場”之大志,頗似文武雙全的岳飛或者辛棄疾。

對此,我是很懷疑的。因為,從秦觀的詞風上,看不到一絲英武豪邁之氣,呈現的是一個敏感、纖細、脆弱、溫情、憂鬱的書生形象;從他作詞的題材看,絕大多數是男女情愁,極少談論兵書戰事、國計民生之類。而縱觀少遊的人生經歷,他步入仕途後的表現,亦無英雄氣概。他在“黨爭”中屢屢受氣,逐漸變得抑鬱寡歡,再至徹底絕望,對前景完全失去信心,陷入哀傷、悲悽之中而不能自拔。

性情的改變,使得他後期作詞,凸現出淒涼的“身世之感”,憂傷悲苦的情調成為主旋律,詞風也由早先的“閒愁悽婉”而變成“悲楚淒厲”。

在處州任監灑稅官時,少遊曾到城外的溪水邊散心。春花黃鶯的美景不僅沒有帶給他寬慰,反而引發了春光易逝、良辰不再的憂愁苦悶,填了一首《千秋歲》:

“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

花影亂,鶯聲碎。

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

人不見,碧雲暮合空相對。

憶昔西池會,鵷鷺同飛蓋。

攜手處,今誰在?

日邊清夢斷,鏡裡朱顏改。

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此詞一詠三嘆,纏綿哀怨,悽婉動人,結尾的“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一句,以海喻愁,意境開闊,類似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夏閏庵雲:“此詞以‘愁如海’一語生色,全體皆振,乃所謂警句也。”這首詞很快就傳唱開了,權臣曾布聽後,也不禁感動,嘆息道:“‘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少遊如此憂愁悲傷,能活得長嗎!”

少遊是一個脆弱敏感的文人,在無辜遭難、生活困頓時,無法做到象蘇軾那樣的隨遇而安、豁達自適,遂成“千古傷心人”。紹聖三年(1096年)深秋,他夜宿破爛寒冷的郴州驛亭,作了一首《如夢令》,表達的也是這種遷客騷人式的深切悲痛、無限淒涼:?

遙夜沉沉如水,風緊驛亭深閉。

夢破鼠窺燈,霜送曉寒侵被。

無寐,無寐,門外馬嘶人起。

少遊後期最著名的詞,應是《踏莎行》: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正是少遊愁苦、迷茫、絕望心態的最佳寫照。“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深為王國維所推賞,認為具有《詩經》“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的大氣象,同時指出,“少遊詞境最為悽婉,至‘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則變而淒厲矣。”蘇軾最愛“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兩句,共同謫放天涯的無奈和悲憤,盡在不言中。後來,秦觀病逝之際,蘇軾悲痛難抑,特將這兩句詩書於扇上,每日看著,流淚不止,道:“少遊已矣,雖萬人何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