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8部分

一門學說,不是一個人完成的,最好是創立者提出骨幹要旨,而大批士子參與,豐富潤色,使之豐滿,形成體系,減少漏洞。

有著一年年改善,如是立新朝時,這門李氏六書,就不是現在簡單的幾冊了,必是包容萬有,首尾完備的學說,如此才可定以國本,加以推行,定以官方課本。

朱元璋都能定八股,自己又何不能定此六書為國本呢?方信如此想著,心中就浮現出喜悅來。

實踐是檢查真理的唯一標準,這點並沒有錯,但是能一開始定為國本的話,如真的再能在實踐中行之,那就差不多了。

幾百年後,就算他建立的朝廷滅亡,這數十萬士民實踐和推行的學說,也萬無就此消亡的道理,當然,按照方信的觀點,現在的朝廷,科技水平已經達到了地球明朝時的水平,如果能在某些方面突破,未必就不能突破工業革命這關。

一切都必須是自然而然,必須等著政治、經濟、體制、科技的自然突破,可以未雨綢繆,卻不能憑空降臨。

想到這裡,方信含笑地說著:“賢侄,你已經中了舉人,可願為我學院,臨時擔任教喻這職,也可精進學業,向諸多大儒討教。”

這實際上,在方信心中,已經是大大栽培他了,這學院,一開始就決定了是以後新朝的搖籃,能參與者都會留下重重一頁,更加不要說大批學生出身於此,產生的影響力了。

可以說,擔任此職,雖然現在看來位低職輕,但是日後是貴不可言,自然有著為大臣重臣的資本了——也才有資格為公主附馬。

魯銘是老魯侯家出身,又已經考了舉人,如此人才,也是恰遇其分,才有這一語,如是對方拒絕,那也罷了,就從此失去這個機會,至於附馬之想,那就根本是難上加難了。

魯銘到底年輕,卻還沒有體察這個意思,教喻不過是從九品,以舉人身份,以老魯侯家出身,就單薄了些,不過想了想,猶豫了片刻,還是說著:“是,叔父,小侄願去。”

方信啞然失笑,一看就知道此人不知他的用意,但是無論怎麼樣,竟然答應了,也算他的鴻福了,當下也就不說什麼,繼續向前觀看。

走了幾步,方信也有一種滄桑滿懷的感觸感,眸中空空如也!

天下風起雲變,大楚二百年的基業,頃刻土崩瓦解,現在的高相數十萬大軍,而各親王也是兵強馬壯,但是對他來說,這些,不過數年,當全數散若煙。

能興者,寥寥幾人,但是毫無疑問,自己就在其中。

方信下午回來,入得府中,升為總督後,幕府又有改制。

大楚國政,三司分立,一省行政主官是布政使,而巡撫,顧名思義,就是代表皇帝巡查安撫地方,是以集三司大權於一身,在本朝並非常設,是針對性職官,半欽差的性質。

至於總督,實際上性質和巡撫一樣,只是把巡撫臨時使藩欽差外遣官固定下來,實際上就是地球上的持節藩鎮節度使。

總督總攬全省軍政,幕府長吏實際上就是幕府簽押房的主官,所謂的簽押,即簽名畫押蓋章的簡稱,縣、郡、省各級處理公文的地方。

因此幕府長吏的品級,也自正六品晉升到了正五品,與太守同級,終於解決了管理下面太守的問題,實是幕府中屬官第一人。

沈軒跟隨著方信為政二十年,所到之處,一切政務都井井有條地執行著,因此這幕府長吏,自然就是他來擔任。

其下,就有所改制了,按照總督的級別,幕府又建法司、倉司、戶司、兵司、士司、田司等六司

法司對應著刑部,倉司是管理倉庫和財政收入,田司是管理田地圖冊,至於戶司,管理管轄下的民冊,而兵司對應著兵部。

士司具備著吏部部分職司。

各司主事,稱為輔政司,也是正六品職,位在縣令之上,其姜清柏卸任代理郡丞,而擔任倉司輔政司。

張琢任戶司輔政司,而本來不知名的張弘,也任法司副輔政司,風適任兵司副輔政司,士司副輔政司卻由紀度擔任,而袁程正式擔任田司副輔政司。

副輔政司,是指有些人資歷還淺,但是為了必要,還是要提拔了上去,為副六品,僅僅是表示新舊資歷,實際上還是主官,至於下面的各級官員,卻也一一任命。

總督下面的八郡五十三縣,雖名義上還需上報朝廷批准。實都是方信一人裁決,地方財政收入也全部歸幕府,並無上供。

而商務司,改成商務廳,雖然方信想提拔到與六司六部並列,但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