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最吸引人的,還是太學中的教學,第二版的李氏六書,經過許多人的修正充實,系統不斷完善,已經由當初薄薄五萬言,已經變成了厚厚的十五萬言的系統書籍,並且正式成為了太學主要課程。
這也標誌著李氏六書,在強大王權支援下,開始登上了社會主流思想的競爭舞臺,雖然天下紛亂,但是這還是使誰是儒學正統的爭論迅速興起,吸引了無數人的眼光。
而就在這時,方信終於能緩了一口氣來,因為系統的官僚制度,已經使主君能脫得許多瑣碎的事情了。
轉眼就是十一月中,姑且定都在西江仁沙城,改成王宮的布政使府。
方信這時起來,發覺著朝陽初生,方信心情很好,就在花園裡散步,雖然十一月中,但是花園的落葉還沒有完全落盡,就在一處庭院上,他看見了幾個女兒。
壽寧郡主李馨、嘉平郡主李晴依,外表上去,兩個少女都穿著華麗宮裙,但是又有著很明顯區別。
嘉平郡主李晴依,雖然滿臉典雅恬靜的神情,露出的肌膚欺霜賽雪,不過還是相當正常的典雅少女,而壽寧郡主李馨坐在那裡,雖然裙衣肌膚反射陽光細碎的光影,身姿也動人之極,但是這飄渺又凝聚的氣息……實在讓方信略一皺眉,她實在是難得一見的奇才,隱隱有著突破到三階的意思。
至於三女靜寧郡主李宓,今年才十一歲,她正在奮力拉著一條狗在跑,注意一看,竟然是一條閹狗,不過血統實在不好,是鄉下土狗,弄得全身汗汗。
看見這等笑意,方信也露出了微笑,直接走了過去。
“父王!”三個女兒都一起起身,行禮。
“不必多禮。”方信淡然說著,在亭子中坐了下來,又讓女兒們坐下,與之慢慢閒聊,由於方信一向對子女溫和,那種稱王的隔膜感很快就消去了。
華夏曆代帝王家族,對皇子待遇大同小異,不過從私心上說,對公主的教育,方信決定採取李唐和宋朝兩家之長。
宋朝公主知書達禮,溫柔賢惠,是以第一,不過,李唐公主相對自由,只要不幹政,也甚合方信之意——自家的公主,自然要儘量擺脫歷史上許多命運悲慘的公主痕跡。
而關鍵實際上是出宮,宗人法定製,皇子除了世子(太子)居於東宮外,其他兒子都要在十四歲時出宮建府,而女兒也不例外,十四歲以後就有獨立的府邸、田地、僕人、甚至家兵,這無疑是掌握命運的開始。
不過,兒女事情上,也甚不如方信之意,李晴依麗質天生,聰慧開朗、柔順恭謙,甚得方信喜愛,只是她暗中心許的那個男人——魯銘,實在是有些鑽營,而且魯侯一系,也是一個難題。
至於壽寧郡主李馨,更是讓方信有些介意,不過那個張奉,已經爬到了從八品宣節副尉的位置上了,離從六品昭武副將還有二品四級。
庶長子李凝文,今已十九歲,封為衛國公,下令旨長鎮金沙,已經結了婚,其妻是一個正五品的官員的女兒。
而嫡長子李昌君十七歲,為世子,也要在今年或者明年就大婚才是——不少大臣,甚至包括太后何氏,都已經提點了幾次了。
想了想,方信突地決定,就此新年之際,召開一次大宴,請得群臣,以及子女參與,這是符合傳統的。
新年,開放夜禁,君王招待群臣,有著誥命品級的夫人都可參與,其子孫也可拜壽,也許裡面有不少年輕俊才——從八品還不能拜見,那就特旨有功之臣也許拜見好了。
這樣多俊才少年中,如果她們還是如此選擇的話,作為父母的也沒有辦法,方信心中黯然地想著。
又說了一些話,就有人上前跪下:“王上,內閣首相沈大人、戶部尚書張琢,工部尚書袁程求見。”
這三人求見的事情,方信已經知道了,就是錢法和鹽法的事情。
這實際上是法制的一部分,現在雖然稱王,但是方信也沒有時間修改法律,因此大部分法律都延續大楚法令,然後再在某些方面採取突破口,這錢法和鹽法,就是其中大事,當下,對著女兒們說了幾句,就起身離開,直到著御書房——內閣和六部主官才可在此議事。
方信就沿著一池水假山而行,橫穿一條活水繞廊,只見附近都是數十年的老樹,粗可環抱,直到了甬道的盡頭,出現了一座正殿地板用上上好香木,整個軒敞開闊。
此時正是下午時分,照得一片陽光,方信舉步上階,入得外殿,就令人說著:“著,召見入內。”
片刻之後,三人進殿,進了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