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中國的教育###化、科學化探索道路。

自1921年12月中華教育改進社成立後,將西方先進的科學研究方法引入中國,實現科學教學,成為新教育倡導者們熱衷的課題,也成為中華教育改進社的工作目標之一。1922年2月16日,中華教育改進社曾電請美國新教育的領袖人物之一孟祿博士派出專家來華“襄助研究”。6月,孟祿來函稱,派出教育專家推士先生來華輔助開展科學教育。據中華教育改進社第二次社務報告記載:此項工作,由本社研究員麥柯博士主持。麥柯前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教授。本社與北京大學、北京高師、東南大學等校,商議協助編造測驗。《陶行知全集》,第十二卷,第46頁,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19世紀中葉,西方工業革命後,對勞動力的需求增加和分工日益精細,專門人才的訓練、人員選拔與職業指導應運而生,應用生理學和心理學方法測量那些有親緣關係和沒有親緣關係的人們所具有的特性,以確定其相似程度,於是,對於各種感覺辨別力的測量結果就成為推估與評價不同個人的智力、心理素質及其他身體特徵的依據。

1890年,美國心理學家卡特爾發表《心理測驗與測量》一文,首次提出“心理測驗”術語。此前,他曾編制數十個測驗,包括測量肌肉力量、運動速度、痛感受性、視聽敏度、重量辨別力、反應力、記憶力等專案。1905年,法國心理學家比奈與助手西蒙推出世界上第一個智力測驗——《比奈西蒙量表》,經1908年和1911年兩次修訂,成為心理測驗史上的經典之作。清末年間,心理學傳入中國。1917年,在蔡元培的指導下,中國首個心理學實驗室在北京大學成立。1918年,教育家俞子夷仿照美國心理學大師桑代克所著《書法量表》體例,編成《小學國文毛筆書法量表》共4種,發表於《小學校》雜誌1918年第十期。以後俞子夷又陸續編成《初小算術四則測驗》、《文語體綴法量表》、《小學算術應用題測驗》、《小學社會自然測驗》等,在南高師附小和江蘇、浙江各實驗學校推廣試用。

郭秉文將測驗的意義概括為“中華民族之強點可發揮而光大之,而其弱點之所在,亦可從事設法彌補”《陳鶴琴全集》,第五卷,第384頁,江蘇教育出版社,1991年7月。。此言道出新教育倡導者對引進國外科學理念、改造中國教育現狀的期待心情。

陶行知曾在《教育與科學方法》一文中指出:無斧不能砍木,無剪不能裁衣,無刀不能作廚子,無工具不能作教育的事業。教育工具可以從外國運的,可以從中國找的。從外國運來的第一是統計法。有了統計法我們可以比較,可以把偶然的找出個根本原理來,如同望遠鏡可幫助我們看得清楚,在材料中可找出一定的線索。這種統計是不可看輕的。第二就是測驗。近年來教育改進社要作二十四種測驗,因為此種工具是不能從外國運的(就是運來也不適用)。測驗是看學生先天的聰明智慧怎樣,使學校有個好的標準,由此可以曉得某級學生有什麼成績,如治病的聽肺器一樣,可以看出病來。欲知病之所在,非測量不可。《陶行知全集》,第一卷,第291頁,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7月。陳鶴琴則稱智力測驗“為施行德謨克拉西教育的利器”。他寫道:德謨克拉西的教育,是要使得人人得到充分的教育機會,並不是得同樣的教育……所以徒講德謨克拉西的教育是無用的,必須以智力測驗來補足德謨克拉西教育的學說。《陳鶴琴全集》,第五卷,第393頁,江蘇教育出版社,1991年7月。1920年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建立了中國高等學府中第一個心理學系。陳鶴琴與廖世承在南高師首開測驗課程,並將心理測驗應用於招生考試之中。陳、廖所著《智力測驗法》被公認為是中國最早的測驗專著,該書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後,廣受好評,曾多次再版。郭秉文在為該書所作序中寫道:“南京高師心理學教授陳君鶴琴、廖君茂如,鑑於是項測驗之重要,合著《智力測驗法》一書,一方引起國人之注意,俾瞭然於其價值之所在,而另一方又示明種種方法,俾用之者有所率循,將來紙貴一時,可無待言。”《陳鶴琴全集》,第五卷,第384頁,江蘇教育出版社,1991年7月。 。 想看書來

三 測驗運動(2)

《智力測驗法》一書分為三大部分十四章。第一部分闡述智力測驗的性質、功用、標準和用法。第二部分將35種測驗及做法說明、測驗性質分門別類逐一列舉。第三部分列舉智力測驗的核算方法和校閱的標準,並對各種測驗的結果予以說明。測驗內容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