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姿態發生了兩次微微的變化,體現了錄製過程中三個不同階段的心態。
一開始,大家和顏悅色,彼此心照不宣地聊聊時尚、模特、穿衣、吃飯等家常話題,S 的坐姿儘管呈明顯職業修養狀態(能看出防備和拘謹),但透過交疊在一起的小腿傾斜姿態可以判斷,精神相對而言是放鬆的。這一點也可以透過面部表情來進行輔助判斷。
隨後,主持人刻意轉入敏感話題,並且提問的方式越來越刻薄(小孩子想證明自己的心態顯露得很明顯),讓S 產生了一系列的反應變化,除了數次睜大雙眼(用大白話講叫“瞪”)、鼻孔輕微擴張(透過配合胸廓變化可以判斷為向外噴氣)的經典憤怒表情,以及雙臂抬起想要做抱臂動作(但因為要保持儀態的習慣而作罷)外,還有一個微妙的變化就是,一雙小腿從傾斜姿態變成幾近直立角度了。雖然仍然保持著蹺腿的交疊狀,但鑑於這是她個人的儀態習慣(幾乎全程如此),這個角度的變化,已經屬於逃離準備反應(坐姿調整)。
到最後一個階段,由於女主持人實在咄咄逼人(自己的地盤會有強勢心理),S 已經無法在鏡頭前保持微笑儀態了,當她的經紀人和現場編導爭吵起來後,憤怒的情緒越來越多,很有職業修養的S 居然把身體向後靠在了沙發上(明顯逃離)。這一個動作,和前面近半個小時的保持儀態相比較,是最明顯的逃離反應,變化的原因肯定不是累,而是強烈的厭惡導致的逃離慾望。果然,沒過多久,大家不歡而散。
如果你對這段影片中幾個人的微反應感興趣,可以自己試著分析一下。鑑於本書的學術立場和技術分析出發點,對事件所涉及的道德觀、世界觀等高深哲學問題不予討論。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反感你,偏離你(1)
現代社會的規則和社交禮儀一方面能夠保證大家都做文明人,絕少出現身體受到傷害的情況,另一方面也從小就教育人什麼是不禮貌的行為。
從孩子兩歲左右可以和大人正常交流開始,我和家人總是會提醒他,說“阿姨好”的時候,要看著阿姨說;跟小朋友說“對不起”的時候,要向著小朋友說。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是這樣被培養長大的,每天都耳濡目染地學習著社會交往的規則。
因此,成年後在面對領導訓話時,或者與商業客戶交流時,絕大多數人也會因為自身禮儀修養,而較少出現眼神逃離或者軀幹後仰這類比較明顯的反應。
於是,很多逃離反應逐漸從明顯的位移變化演變成了隱晦的角度變化。這樣既能滿足自己的需求(主要是大腦的負面情緒),也能照顧到對方的感受和社交規則。
比較典型的反應有:
雙人對話時的轉動逃離
傾聽對方談話的時候,把頭轉向一邊,假裝在觀察一件什麼有趣的事(其實什麼也沒有)。如圖5…11。稍後再轉回來,聽一小段(實際上是看一小段時間,告訴對方我還在聽),然後再轉開。總之,轉開的時間加起來比正面朝向對方的時間還要長。
聊天的時候,眼神開小差是很常見的情況,這個表徵就一定代表了對方的逃離嗎?
你在闡述,對方在傾聽。你如果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請關注以下幾個因素:
★ 你們雙方是什麼關係(同事、朋友、敵人、愛人……)?
★ 你們平常的觀點一致程度有多高?
★ 你們最近的關係怎麼樣,有沒有矛盾?
★ 討論的這件事情,你們之間是否存在不同意見?
★ 討論的事情本身會牽扯到你們雙方的什麼利和害?
★ 對方是那種可以聽得進別人意見的人,還是習慣獨立思考,只相信自己的人?
……
這些因素如果你都能掌握得八九不離十,那麼我相信你根本不需要依據書中所總結的特徵,就可以判斷對方是否產生了不悅甚至厭惡的情緒。這些背景資訊,我們可以簡稱做“情境”。對一個人的微反應作分析和判斷,必須依據具體的情境,這就是我們強調的“情境原則”。
如果是第一次見面的陌生人,雙方之前沒有過任何接觸和資訊交流,前面講到的表徵還能作為判斷逃離反應的標準嗎?
答案是不能確定。不能確定對方是不是不喜歡你所說的話,因為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他(她)對你這個人完全不感興趣,甚至更嚴重。
原因很簡單。如果對方也是在正常的社會環境中長大的,接受過正常的社會交往禮儀、規則的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