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其物理功能是光線變強的時候,瞳孔就會縮小,以防過強的光線刺激視神經;光線變弱的時候,瞳孔就會放大,儘量讓更多的光線投射到視網膜上,以獲得清晰成像。這一切動作都是由控制虹膜的平滑肌來完成的,而平滑肌只受自主神經系統控制,無論你怎麼努力,也不能進行主觀控制。如圖4…1。

有意思的是,隨著進化的演進,人的瞳孔反應也變得更加複雜和高階。實驗證明,人在看到喜歡的東西時,瞳孔會放大(比如色男看到性感美女,或者賭徒看到一手好牌),以保證多看一些美好的景象;而看到不喜歡的東西時,瞳孔則會縮小(比如觀看血淋淋的外科解剖手術),以儘量避免受到負面刺激。當然,只有瞳孔變化的人,都算是城府很深的高手,即使內心波瀾壯闊,外表也不動聲色。對於一般人而言,看見美女肯定眼睛睜大,驚歎不已;看見血淋淋的場景,早就緊閉雙眼,高聲尖叫。

這就是視覺應激反應的規律之一。

視線轉移

測謊的過程中,被測試人也會試圖透過眼睛來改變自己的心情。

當被測試人遇到刺激而產生負面情緒的時候,比如愧疚、心虛、尷尬或者恐懼時,往往會下意識將眼睛從提問的人(這個提問的傢伙就是最大的負面刺激源)或者其他刺激源(如案發現場照片)上移開,轉而看其他地方。因為如果繼續觀看負面刺激源的話,會造成負面情緒不斷積累,讓自己更加難受。即使測試環境中沒有美女、鈔票這樣好看的東西,但只要不再看到那些令人憎惡的東西(包括提問人),也會讓自己感覺相對好一些。

這就是視覺安慰反應,因為眼神的逃避,實際上是為了安慰自己的心情。視覺安慰反應的逃避沒有一定的規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共同之處是把視線從負面刺激源上移開。因此,這個反應最重要的是一組搭配:負面刺激源+視覺逃避。

用眼睛緩解壓力——視覺安慰(2)

常見的有圖4…2 中所示的幾種方向。

視覺安慰最典型的反應不光是逃避,更是要看向能使被測試人感覺舒適的目標。如果測試環境中有這樣的目標,比如親人,那麼被測試人在受到負面刺激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望向對方。這樣的反應在法庭審判的時候經常發生,被質詢的人(不只是嫌疑人)可能會在聽到負面質詢和審判結果的時候,轉頭看看自己的律師或者觀眾席中支援自己的人,尋求心理上的舒適。

視覺安慰反應的出現,說明負面刺激源有效,體現了被測試人的負面心理狀態,常見的有愧疚、恐懼、厭惡等。一旦這樣的反應出現,則可以判定當前的刺激源是用於分析其內心真實想法的有效線索。

兩個荒謬的傳說

1。 人說謊的時候,眼睛會往左看

這是一種頗為流行的觀點。除了這種觀點之外,還有種更復雜的說法:“如果是回憶事情,大部分人的視線是往右的,如果是編造,視線是往左的。”有人解釋道,這是因為左腦負責理智,右腦負責非理智。

這個結論的原始出處我們查詢了很久,現在還是不知道是哪家科研機構釋出的統計資料。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按照這個結論來判斷人是否說謊,會產生大量的錯誤判斷。

根據眼睛轉動方向來判斷是否說謊是典型的教條主義,根據我們的研究,這個結論最多隻能是基於統計資料,也就是說有的“研究人員”統計了一些人說謊的表現,這些人說謊的時候多數眼睛向左看。暫且不論這種統計是不是真的(很多是以訛傳訛),作為測謊的依據而言,是假的,是偽科學,因為視線的轉動方向和左右腦的交叉控制沒有關係。往左看,並不是只有左眼動。

如果說眼神的移動能夠幫助抓謊,它的正解是:違背基線反應的異動,是說謊指徵。我們透過很多測試,例項證明了傳說的荒謬性。

此處僅舉一例。

有一次測試的時候,測試人員先問了諸如姓名、年齡等客觀問題,又讓被測試者心算了一道稍微複雜一點的數學題(比如1233/3= ?),這些測試題目正是為了積累被測試人員的基線反應(習慣)資料。

當時接受測試的小夥子在回答這些需要思考的問題時,每一次都出現了眼睛向左看的自然反應。如果按照傳說中的說法,他就是在說謊了。其實不然,這些動作僅僅是他個人的習慣。

後面問到一些有壓力的題目時,他的眼睛就沒有出現同類的反應,進一步確認了這個結論。例如,一道關於每個月花銷費用的題目問出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