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人大叔上臺是靠了更加強硬的方式,以肅清異己為手段。哪怕鐵人大叔的觀點是正確的,哪怕是中國方面給了蘇聯很多支援,讓蘇聯的建設與發展比陳克時空更加輕鬆一些。
可是陳克領導的人民黨是趕上了好時候,透過示弱的方式,中國一直沒有被排除在世界經濟圈之外。加上中國總是能夠有歐美需要的一些商品,太平洋西岸又是一個世界的邊緣地區,中國還能很好的投機取巧。蘇聯距離西太平洋太近,卻又沒能跨進西太平洋。把蘇聯擋在西太平洋之外就是歐洲畏懼共產主義的那些政府的必然選項。
鐵人大叔採取的強行積累模式引發了蘇聯民眾的極大不滿,平心而論,即便是陳克穿越到蘇聯,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去解決蘇聯的問題。蘇聯與中國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中國的傳統中認為,皇帝是好的,官員和豪強是壞的。這種態度呢,能夠讓中國比較服從一箇中央。人民黨中央很容易就能得到人民的順從。當人民黨領導著中國,讓人人有飯吃,孩子能上學,這就是舊時代下的中國普通人民能夠想象的最好的政府了。
俄國的傳統很特別,他們認為鄉間的自治是最好的,無論是道德上還是實際上都是最好的。這種在中國看來很奇葩的文化傳統卻是實實在在存在的。鐵人大叔的強硬手腕引發了激烈的反彈。
在這個時候,又出現了基洛夫遇刺事件。有說法是,在蘇共的第十七次代表大會期間曾召開一次非正式的會議,對國家情況特別是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