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1部分

王源思慮片刻,立刻提筆寫下兩份書信,選了精明計程車兵去送信。這封書信是寫給高仙芝和哥舒翰的。按照楊國忠的信件時間來計算,此刻這兩路兵馬應該已經抵近邏些城西邊和北邊不遠處了。這已經在能夠聯絡的範圍之內。王源相信派出的送信士兵會在四五天時間內將這兩封信送達兩位大帥手中。但願到那時還沒有出什麼紕漏。

大軍即刻整頓開拔,王源覺得不能再耽擱,必須立刻率軍抵達匹播城下。如果此時再慢慢吞吞,則很有可能匹播城中的兵馬會抽調協同其他吐蕃兵馬對靠近的另外兩路大軍進行圍殺。而自己必須要給予匹播城最大的壓力。之前的一些預測在如今的形勢下已經未必準確,需要作出及時的調整才成。

在墨脫城中王源只留守了一千兵馬駐紮。王源要保證更多的兵力開赴匹播城。雖然王源本來想多留些兵馬駐紮於此,因為這裡既作為補給的中轉,也是一條絕佳的後路。如果在匹播城戰事不利,王源起碼還可以退回墨脫城。以墨脫城的地勢拒守,當可自保無虞。但現在,王源不得不冒險只用一千兵馬駐守此處。這裡所需要擔心的情形便是墨脫城敗軍的返頭來攻。那些敗退兵馬有很大一部分被趕到了山林裡,王源不希望待大軍開拔後,這些傢伙又跑來奪回了墨脫城。所以,王源給了這留守的一千兵馬足夠的箭支和糧食,嚴令他們必須將這座隘城守住。

五日後,大軍從群山中走出,直奔遠方那兩座高聳入雲的雪山而去。那兩座雪山便是地標,匹播城便在雪山之北。墨脫之後,地勢越來越寬闊,但海拔卻陡然升高。匹播城的海拔高度在三千五百米左右,也就是說在短短一百餘里的距離內,劍南軍兵馬要承受從海拔九百到三千五百米的落差。

王源雖然急於進軍,但不能不考慮這一點,所以只能放緩行軍速度,讓人馬都有適應海拔高度的時間。就這樣,一百多里的距離行了足足七日。當看到雪山北麓綿延數里之長的大城匹播城時,已經是第八日的午後了。

匹播城乃吐蕃第二大城,很久以前是吐蕃的都城,後來吐蕃國都城西遷邏些,這裡作為邏些城東邊的屯兵重鎮,成為了邏些城的拱衛之城。這裡便是吐蕃國兵力最為強勁,所轄兵馬眾多的神川都所在之地。

當劍南軍的如雲的旌旗從地平線上緩緩升上來的時候。神川都大將軍額那兒古正站在城頭凝視著這隻擊穿了吐蕃東境的兵馬。在他的身後,匹播城內的十座軍營中幾乎爆滿,近十萬大軍屯集於此。

第六二三章 散心

劍南大軍並未靠匹播城太近,而是在距離城外七里之遙的廣闊原野上紮下了營盤。這個距離顯然不是一隻準備攻城的兵馬應該駐紮的距離,若是要準備攻城,起碼要將大營推進至城下五里之內。實際上王源也確實沒打算攻擊匹播城。

一來大軍需要大量的時間休整,海拔高度的急遽增加給劍南軍士兵帶來的巨大的影響。全軍近三成兵馬出現了較為嚴重的高原反應,高原稀薄的氧氣讓他們渾身倦怠無力,頭暈目眩。很多人都反應呼吸困難,像是在叼著一根吸管吸氣一般的不暢快。士兵們的行動稍微劇烈都喘息不已,行動也變得遲緩若老人。這種情形下是絕對不能輕舉妄動的,好在這種高原反應絕大多數會在身體機能得到適應之後消失,所需要的只是時間罷了。

第二個更重要的原因便是,王源希望自己送出去的那兩封信能得到回應。他迫切需要和其他兩路兵馬取得聯絡,得知他們的位置,最好是能夠統一行動的步調,商議出如何應對目前局勢的最佳辦法。

算算日子,送出的信件已經過去了七八日,應該已經送達兩路大軍的手中。回信也就是在這三四日之中,但王源心中卻焦急萬分。因為他此刻對其他兩路兵馬的狀況一無所知,對他們領軍將領的想法一無所知。那兩封信的內容其實是規勸兩軍謹慎行動不要冒進,因為目前三路人馬看似洶洶而至,但其實已經進入了吐蕃國最核心的區域,遭遇的是吐蕃國最主力的兵馬。如果任何一隻兵馬發生不測,另外兩支兵馬也講要承受更為巨大的壓力。

其實,王源的內心裡是希望三軍協同進退,互為羽翼的保護。雖然目前三路大軍的總數也許不足十五萬,面對的或許是一倍於己的吐蕃大軍。但如果能夠相互策應,那麼無論進攻和後退還都是遊刃有餘的。但王源最擔心的便是楊國忠的信上說的那種情形,如果其他兩路唐軍真的為了搶攻而冒進的話,那將是滅頂之災。王源希望他們不至於真的這麼蠢,不至於真的會做出搶攻冒進的舉動來。

王源表面平靜,內心極其焦灼。這一點身邊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