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3部分

眼下寧王與康王兩位皇子卯足了勁在皇帝面前賣力表現,可謂你追我趕不分伯仲,皇帝突然下詔讓越王開府自立門戶,外藩朝貢負責接待,雖然是個無關痛癢的差事,但好歹也算是登臺亮相,您老人家這是幾個意思?趙啟在諸方勢力爭奪迎駕將位之時,以監國皇子身份大宴群臣,雖是曇花一現,但留給人們的印象何其深刻?

楊致從明發天下的邸報上看到這條貌似不起眼的詔令,尤其是得知越王王府賜邸距離秦府僅有一箭之遙,腦子裡立馬下意識想到的,是皇帝當初不經意的令他以越王親衛的身份參與禁軍將領選拔,是在終南山下鄉野客棧中與秦公的初次見面,是在秦府密室與皇帝的深談,是在御花園石亭內與皇帝的攤牌,是在御書房皇帝三番五次對他意味深長的囑咐……。

如果這一切都是在六年之前甚至更早的時候著手佈局有意為之,那皇帝的心機簡直太可怕了!……楊致深知趙啟天賦聰慧,那小子每日遊手好閒、混吃等死,對皇位似乎向來都是不屑一顧、避之不及,如果這副德性是出自皇帝的授意,故意偽裝給人看的,豈不是更加令人膽寒?!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何況人乎?那時楊致竭盡全力助皇帝挫敗太子搶班奪權,事後細想,其實未必就真的那麼理直氣壯。就自身實力而言,已是今非昔比。連老皇帝想要動他恐怕都不得不掂量掂量,我管你他媽新皇帝是誰呢!

過了重陽節,楊致擺出全掛子海關總督官樣排場,前呼後擁的前往餘杭海關分署巡視。吳越新滅不久,楊致之前在吳越境內毫無根基可言,若非秦空雲鼎力相助,在餘杭設立分署必定不會那麼順利。高調巡視,彰顯威儀,也是為了給分署經略使高可競撐腰打氣。

耿超以平南大將軍的身份統兵鎮守餘杭,屬於超品武職。楊致是手握重權的三品海關總督,可文可武,二人官面上的身份基本對等。餘杭知府豐澤的出身與金陵知府周仁杰相彷彿,品階權勢都比楊致差了一大截。楊致一行抵達餘杭之後,正經八百的遵循大夏官制,分別拜會了耿超與豐澤。

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耿超曾與楊致一同縱橫大漠,並肩浴血拼殺,彼此之間本應結下生死兄弟情誼,不想卻莫名其妙的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二人在餘杭的會面平淡如水,雙方都是公事公辦的做派。除了幾句場面上的寒暄,竟然再無半句多話。

耿超親自禮送楊致出了軍營轅門,望著他的背影怔怔出神,良久不語。耿超父子兩代為將,均是戰功赫赫,在軍中威望甚高。隨行副將見耿超意興蕭索,好心勸慰道:“此人一介商戶子弟,當初不過是大將軍麾下一個小小的五品參軍,仰仗大將軍虎威才得以一戰成名。如今看似可與大將軍平起平坐了,當今皇上聖明,卻一直未讓他再回軍中掌兵。可見於統軍征戰一事,皇上認為大將軍勝過楊致多矣!”

孰料耿超驟然瞠目怒斥道:“你懂什麼?胡言亂語!若非楊致勇悍多謀,耿某焉能活到今日?我耿超這輩子衷心佩服的人沒有幾個,頭一個就是他楊致!如若日後真有楊致掌兵的那一天,就算只在他帳下做個小屁校尉,老子也是心甘情願!”

殊不知楊致向來對兵權沒有半點興趣,也從沒想過有朝一日要統率大軍在中華王朝的土地上去打誰滅誰。事實上,連這種可能性都已經越來越遙遠了。

據夏曆武成二十八年十一月明發各州府縣邸報所載,大夏在過去的近兩年間,業已裁撤地方府兵三十萬,裁撤禁軍五萬。皇帝的下一步目標,是從朔方、幽州、隨州三地邊軍再行裁撤十五萬。大夏原本多達百萬之眾的常備軍裁撤過半,保持在五十萬人左右的規模,守土衛國既已夠用,歷年以來龐大的軍費開支給國庫帶來的沉重壓力,也可大大減輕。

鑄劍為犁,說做就做。連瞎子都能看得出來,皇帝這是實實在在的不想打了。不僅是相鄰的蜀國、南楚、北燕鬆了一口氣,無疑也是大夏百姓之福。

在天下紛爭的亂世,三年的時間裁軍五十萬,需要何等的決心與氣魄?但如果說皇帝就此甘心放下一統天下的念想,那絕對是假的。

皇帝自從看過楊致奏章中陳述的各地海關衙役的裝備,其實十分眼饞。省下來的養兵耗費與餉銀,撥出部分用於採買馬匹、逐步改善裝備,大夏雄師的戰鬥力豈不是更為強悍?

皇帝在密旨徵詢了楊致的意見之後,於武成二十八年十月陸續頒佈詔令:一年一度的禁軍將領選拔,正式定為大夏軍制,不容有變。三年一度的武舉不變,除了武技騎射,增設兵書戰策考量。三年一度的科舉不變,增設工科取士。除了原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