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融化的玻璃水碾平。即使好不容易湊巧造出一片還算大的平板玻璃,可又很容易裂開。
這會兒姜鏘又想起要造玻璃,她覺得碎裂的問題可能可以與鋼鐵一樣透過加溫退火去除玻璃內部應力殘留,便可解決,這種原理應該與金屬材料熱處理差不多。關鍵是怎麼讓融化的玻璃水攤成一塊平板,而又不用擔心粘附在其他固體物上。
姜鏘身處冶金行業,對玻璃的認識只侷限與化學課所知的那個最基本公式,知道製作玻璃的最基本原理,其餘就是兩眼一黑了。
她是步行走去聞蕉閣,中途,她不知怎麼的,福至心靈,從腦袋裡各種各樣的玻璃製品中,挑出了“浮法玻璃”這四個字。機械加工有些一通百通,原理差不多,其餘大同小異,在實踐中因地制宜地改造便可。因此“浮法玻璃”四個字如閃電一般點亮姜鏘腦袋裡的思路,浮法,難道是將玻璃溶液攤開在什麼液體上成型?姜鏘頓時驚喜地站在原地挪不開腿了,腦袋裡都是各種各樣的想法。首先,採用的是什麼液體?那必然得是比重比玻璃大,熔化溫度比玻璃低不少,而且不易氧化的物質。姜鏘幾乎是第一時間想到水銀,但不行,誰都知道水銀會揮發,為了製造平板玻璃而讓人作坊勞工中毒,那可不行。
然後,姜鏘很順利地想到鉛和錫這兩種在金屬中熔融溫度偏低的金屬,也是當前這個時空普遍在用的金屬。鉛的比重毫無疑問肯定比玻璃高,但是錫呢?姜鏘只記得家裡當擺設用的錫酒壺的重量並不大。這古代真要命,沒法查表知比重,只能現場去試了。想到境界店所用的琉璃正出自京城一家最大的琉璃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