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這簡直是得不償失,做了蝕本的買賣!因此,她對喬治、義律二人大為不滿。在她的授意下,議會決定,將喬治和義律革職,另派陸軍上校璞鼎查為侵華全權代表,任香港總督兼陸海軍總司令。撥給軍艦六十隻,精兵四千七百名,新式大炮三百門,立刻出兵去廣州。外相巴麥尊向璞鼎查一再交待:“你這次出兵,要用武力狠狠地教訓一下滿清政府,要撈取更多更多的利益,必須使滿清無條件地接受英國所提出的一切要求,一直到我們滿意為止。否則,你就不要回來。”璞鼎查一再表示,願為大英帝國立功。

一八四一年八月十日,由璞鼎查率領的艦隊首先開到澳門,不久又開到香港。他宣讀了英國政府的訓令,解除了喬治和義律的職務。這兩個侵略者聽了,真好似冷水澆頭,只好哭喪著臉,向璞鼎查移交了印信,正式卸職。喬治到印度休假去了;義律詐稱有病,到澳門休養去了。從此,璞鼎查接管了一切大權。

卻說璞鼎查在香港連續召開了幾次軍事會議,研究進兵方案。有人主張強攻,從廣東登陸;有人主張智取,收買滿清官吏。璞鼎查都沒同意。

璞鼎查是個老牌侵略者,早在一八○三年就隨英國海軍到了印度,有四十來年的殖民統治經驗,在一八四○年因侵略阿富汗有功,被英國女王封為男爵。在十年前還曾來過廣州,是著名的“亞洲通”和“中國通”,對中國的山川地理、風土人情相當熟悉。他能說漢語,善寫毛筆字,還能背誦幾首唐詩。對廣州情況更是瞭如指掌。他認為伯麥之死,喬治失利,問題在於不瞭解廣州的情況。他知道廣州的中國人是不好惹的,又有平英團,又有天地會,形勢很複雜,是撈不到油水的。應當換個地方,去攻打防守薄弱的海港。他的想法被透過了。

璞鼎查以香港為基地,留下兩千人駐守,於一八四一年八且二十一日,率領兵船五十艘,侵略軍近四千人,直奔廈門開去。在鼓浪嶼與清軍相遇,又展開了一場激戰。

第十三回 侵略軍再犯定海 葛雲飛重創英兵

一代英傑葛雲飛,

浩氣長存顯神威。

縱有敵寇窺我土,

神州萬世不可摧!

英軍總司令璞鼎查,接受喬治和義律的教訓,不敢碰廣州,他率領艦隊,直撲廈門,在鼓浪嶼與清軍相遇。

福建、廈門和浙江沿海,由原來的閩浙總督鄧廷楨經營得固若金湯。後來,鄧廷楨被革職,這一帶的海防就荒廢了。新任的閩浙總督叫嚴伯濤,是滿族人,力主抗敵,有股愛國熱忱。他的防守策略是多造戰船、多鑄大炮,到海上去和敵人戰鬥。但因花錢太多,道光皇帝沒有允准,結果是兩頭耽誤。

嚴伯濤聽說英軍前來侵犯廈門,便披掛整齊,帶著十幾只舊船前來迎敵。在鼓浪嶼和英軍交上了火,結果被英軍打了個大敗而歸。不光損兵折將,他自己也差一點兒把命搭上。侵略軍乘勝攻佔了鼓浪嶼和廈門,嚴伯濤也抱著大印逃跑了。

璞鼎查在廈門,獸性大發。指揮英國鬼子大肆燒殺搶掠,把抓來的婦女拉到兵船上,百般凌辱。許多中國婦女被這些野獸輪姦致死,繁華的廈門,頓時變成了人間地獄。

璞鼎查認為這裡沒有什麼油水可撈,幾天後撤走,繼續北上。他知道地處舟山群島的定海縣,不但土肥民饒,而且防守薄弱。前任總司令喬治曾經佔領過這個地方,他也想去撈一把。結果他估計錯了,在定海卻遇到了總兵葛雲飛的頑強抵抗。

葛雲飛,字鵬起,浙江山陰(今紹興)人,武進士出身,是一位武藝高強的愛國將領。在一八三八年任定海鎮總兵後,每日操練人馬,嚴守海防,從不鬆懈。當年其父死於原籍,雲飛按例回鄉守制。守制,就是守孝。封建統治者規定,當官的父母死後,允許回鄉守制三年,以報父母養育之恩。就在葛雲飛離開定海的第二年,英軍司令喬治就領著侵略軍攻陷了定海,知縣自殺,百姓逃散,把定海血洗一空。葛雲飛在家鄉聽到這個訊息,放聲痛哭。他面對寡母,跪倒在地,悲痛地說:“母親,常言說,盡忠不能盡孝,盡孝不能盡忠,忠孝難以兩全。眼下,洋鬼子侵我定海,黎民塗炭。兒身為總兵,守土有責,兒想提前返回駐地,不知母親意下如何?”他母親也是個明白人,知道兒子的心情,便點頭同意了。葛雲飛到父親墳前叩別回來,脫下孝服,換上徵袍,重返定海縣。

這時,原兩江總督伊里布因媚外賣國,已被革職,由裕謙接任。葛雲飛回到定海後便抓緊時間,拜會了新上任的兩江總督。

裕謙,系蒙古鑲黃旗人,博羅忒氏,字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