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1部分

,就查到了袁鳳吟,聽說二年就在晉中立擂,要這個那個,於是收拾了行禮而來,就要跟這位袁老師比試比試。華北鏢局廣英雄帖請人來觀擂,但來了之後竟無宴席,一直就沒有機會探知這袁拳師的人品作風,一直就壓著火氣。

但一直就不見這袁鳳吟滕老刀出面,一打聽這擂臺跟那個滕老刀都毫無關係。一直就靠到今天,等這袁拳師登臺,才現同是教民,心裡就一陣矛盾。

這時鬼五卻嚷嚷起來:“各位,各位相與,可知道今日獎品為何物嗎?今日這位袁教師可是我們的臺柱子,因為這鏢也非同尋常。各位上眼——”

說著後邊就上來一個托盤,托盤上枝椏之上蓋著一條紅綢子布。“這可是明時繳獲的東洋倭刀‘三橫切’。各位——”

說著鬼五就將那端子扯下,在鹿角之上橫著一柄窄長的彎刀,是一把東洋太刀。

“什麼是三橫切?就是立著三人一刀橫斬而過,刀不沾血。各位,這可是鎮擂之寶了。就之前那金牛頭都無人能拿走,更別說這三橫切了。但為什麼今日上這三橫切呢?因為這刀沾過先烈的血,是極恨的象徵,而今國難當頭,此物頗有警醒之意。當為有藝有德者藏,各位有沒有信心?為什麼這時拿出來呢,因為此物極其陰毒,不見天日,所以過了今晚就沒了這機會。”

鬼五嚷嚷著,卻並未將刀拉出,又蓋了回去:“各位一定想看吧?有本事您自己上來取過了袁先生,這刀您拿走。”

有一柄利刃寶兵在手,是多少練武之人的夢想,男人哪有不愛刀不愛馬的,臺下再次掀起一個**,議論紛紛。

這話還真說著了,後來果然就有了甲午戰爭,北洋水師被日本鬼子打得慘不忍睹,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割讓領土,開放口岸,賠款白銀兩億兩。

日本武士也再次登上這片大陸。其實這刀真假難辨,是倭刀,但是不是好刀難說,擂臺之後竟然再沒見著這把刀,中華拳師也不屑使用。

後來在天津時,車二師傅受邀與日本劍道高手論劍,日本武師侃侃而談,一經動手被車二師傅殺得那刀脫手而飛。日本劍術國手自慚不如,願拜車永宏先生為師,以重金聘請車二師傅赴日傳藝,車二師傅道:“豈可使吾國絕技而傳之外夷耶。”

又扯遠了,就當時那位鐵教師見擺弄這麼個玩意兒嘮嘮叨叨的,新下煩躁,一縱而上,道:“袁師傅,我不圖什麼橫切豎切,願領教一下袁師傅的橫豎武藝。”

說罷就等著鬼五將自己摸了一遍。然後並未著急交手,而是走了一趟拳。這一趟拳下來,臺上的開了眼了。

各自看到了各處的妙。見此人是走了一趟怪拳,說怪是因為緩慢而舒展,以往所見慢拳除了太極拳,也就是易筋經、童子功這些專門修內練筋骨的法子了,不能算拳。

此人一個跌岔下去,就是一個切地龍,腿肚子貼地,兩臂一後手上舉下手貼腿,兩拳圈照如同獅子張口,身子卻並未停歇,而是慢慢向前切,那胯那脊感覺柔若無骨,兩拳張開如蛇開口,向前合併,兩手交錯時翻扣向前下撲按,身子高起低落,又成了一個弓步,兩手前推。像是鷹捉虎撲,又不是鷹捉虎撲。

古有力看到了太祖拳裡的東西,但是比太祖拳可柔活多了。青面看道了太極跌岔僕步。孟恩光看道了燕形的影子,而袁鳳吟看著像柔練的四把。

那人果然就上步走了兩步雞腿,抬肘護身,只兩步換個腳,又拖了一個低矮的弓步身子轉了回來,此人的大筋至少比尋常拳師長出三寸。這次鳳吟看得清楚,就是四把的霸王觀陣,只是此人勢子不停,左腿取蹲右腿卻貼地穿出,隨著腿腳向前,那手也穿出抬起,這明明是大紅拳裡的動作柔化而成,再定型時卻是打成了一個四把的挑領。

傳說拳法中有兩套開國皇帝所創的拳,一路是宋太祖的拳,一路是明太祖的拳。這倆拳都被少林跟戚繼光載入拳經,喚作大紅拳小紅拳。宋太祖一條盤龍棍打下四百座軍州都姓趙,多大的威風。戚繼光以此拳練兵,在盾刀陣法中大顯神威。然而這拳卻並非原創,均來自關中拳法。

這幾位都猜著了卻又沒猜對,這明顯是用關中拳的基本功走出來的四拳八式。

這個向東向楠兄妹就知道了,他雖然不懂四把,但卻知道,這就是關中拳的軟盤之法,難道高鷂子來了?高鷂子是在關中四川一代名聲極響的一位紅拳拳師,身手迅捷刁鑽高來高去,看得見摸不著的人物。此人好打抱不平,尋常卻不愛拋頭露面,如果不是受人邀請,該不會到此。

向東就點了一聲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