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後世那些悲慘的歷史,周重的理性告訴他,自己只不過是個小人物,根本無力改變後世的這些歷史,但不知為何,周重總感覺心中有些不舒服,心中好像隱隱有一個聲音在告訴他,自己既然能夠穿越而來,也許應該要為後世的人做些什麼?不過至於該如何做?又該從哪裡做起?周重卻是沒有絲毫的頭緒,剛才在吃飯時他就是在為這些問題而苦惱。
“怎麼,城外又來災民了嗎?”王姨娘聽到徐管家的話,忽然一臉急切的開口問道。
看到王姨娘這麼關心,徐管家又想起以前的一些事,當下苦笑道:“王姨娘,老奴知道您是菩薩心腸,但是家中的情況您也看到了,對於城外的災民,咱們實在是無能為力啊!”
王姨娘是個信佛的人,平時常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對於做善事也是格外的上心,以前周重的父親周海在世時,也對她十分支援,比如若是遇到災民前來,周家都會在城外搭上施粥的棚子賑濟災民,一般都是由王姨娘親自負責,所以現在在聽到城外又來災民時,她才會如此關切。
王姨娘也只是一時善心大發,很快就想到家中的情況,只見她嘆了口氣道:“唉,這大冷天的,還不知道外面的災民要被凍死多少,只希望官府能大發善心,給災民發放些糧食和衣服,讓他們能熬過這個冬天!”
“母親,您放心吧,知府許大人為人清正廉潔,是個是難得的好官,這些年每次遇到災荒,他都會組織城中的大戶賑災,相信這次他也不會坐視不管,城外的災民很快就能得到妥善安置的!”鐲兒最瞭解母親的性子,當下也是開口安慰道。
周重聽到鐲兒話中提到許慎中的父親,也不禁想起松江府上下對位知府大人的評價。
說起來大明朝官員的俸祿之低,幾乎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而且這些俸祿是在朱元璋時就已經固定死的,無論後世的物價怎麼漲,官員的俸祿也就那麼點,這樣一來,若是所有官員都只靠俸祿過活的話,恐怕真的會餓死不少人。
比如幾十年後的那位模範清官海瑞,除了自己的俸祿分文不取,割兩斤肉給老孃過生日竟然都成了新聞,而且連他的上司都驚奇不已。
不過海瑞那種人畢竟是少數,大部分明朝官員都是凡人,他們辛苦十幾年考上科舉為官,就是想要生活的更好一點,所以不少人忍受不了微薄的俸祿,開始走上了歪路。可能一開始的時候,這些人只是想著利用職務之便,搞點錢改善一下生活,但是貪汙這種事和吸毒差不多,人的貪慾只要一被開啟,無論多少錢都填不滿。
也正是因為上面的情況,再加上監管制度的缺失,使得大明朝的官場**橫行,官員們摟錢的手段層出不窮,比如火耗和淋尖踢斛之類的,這些幾乎都已經成為官場的慣例,另外逢年過節還有各種孝敬。甚至發展到最後,新上任的官員若是不收這些錢的話,恐怕根本就坐不穩自己的位置,因為無論是他的同僚、下屬還是上司,都不會忍受身邊出現一個異類。
官場上的風氣一形成,就很難再更改過來,這些灰色收入的增加,使得不少官員對收受賄賂這種事看的很開,這也為行賄受賄大開了方便之門。甚至可以這麼說,明朝的官場上幾乎沒有人不貪的,區別只是貪多貪少的問題。而且明朝這種貪汙的風氣影響十分深遠,後世的清朝、民國及至更遠,官場上也都繼承了這一風氣。
許慎中的父親名叫許冠,也算是一位比較不錯的官員,為人比較自律,官場上的那些灰色收入他也拿,但卻不會主動伸手。而且他這個人也比較有作為,在他當政的這幾年,為松江府辦了不少實事,因此這位許知府在松江的名聲很好,這也是今天周重願意與許慎中結交的原因之一。只不過現在災民圍城,也不知道這位許知府會如何處置?
第三十章 災民來了(下)
這次山東受災的面積相當大,災民數量自然也十分龐大,第一批到達松江府城下的就有兩三千人,而且據這些災民說,後面還有數量相當大的災民隊伍,大部分都向松江府趕來。這點在後面幾天也得到證實,每天都有不少的災民趕到城下,人數很快就突破萬人大關,而且看災民趕來的速度,最後很可能會超過兩萬。
對於這些逃難的災民,一般當地的官府只有兩個選擇,第一是想辦法把災民驅散,讓這些災民去其它地方,至於去哪裡官府不管,只要不在我這裡就行了。但是這種做法是被中央朝廷所禁止的,而且對當地官員的聲望也會造成一些影響。
第二個辦法就是讓這些災民留下,由當地官府負責安置。但是這些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