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名作,我的人生命運也從此和《十萬個為什麼》緊相連。
為了寫《十萬個為什麼》,我曾生了一場大病……
北京大學是全國首屈一指的最高學府。當時,提出要培養“金字塔型”的人才。也就是說,要求學生的知識結構像金字塔那樣,底座很大,在堅實而寬廣的基礎上“拔尖”。我入學時還是五年制,後來改為六年制,其目的就是為了打好“金字塔型”的底座。正因為這樣,北京大學的學業是夠重的。《十萬個為什麼》是我的“學餘創作”。沉重的功課加上繁重的寫作,我處於超負荷的狀態。況且那時正值“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我連飯都吃不飽。每月能吃到一回水煮的黃豆,算是“改善生活”了。就連高教部部長楊秀峰視察北京大學那天,學生們伙食得以改善,也不過是每人增加一個水煮雞蛋而已!
我差一點累垮了。我的體質不錯,平常很少生病,以病歷卡上保持空白為榮。可是在寫《十萬個為什麼》的時候,有一回我突然連續發起高燒來,不得不住進北京大學醫院。經診斷,我患急性肺炎。一星期後出院,仍咳嗽不已。經醫生透視,我因肺炎引發了肺結核。
記得,醫生勸我退學休養。我仍堅持上學。我住進了北京大學傳染病“隔離”宿舍,那裡住著肺結核與肝炎患者。每天清早和病友們在草地上打太極拳,傍晚則做氣功。吃飯在專門的隔離食堂,售菜視窗上方分別寫著“肺”與“肝”字,意即供肺結核以及肝炎患者的專用。
所幸那時《十萬個為什麼》已寫得差不多。在初版五冊出版後,寫後面三冊時,我就不參與了。
我的命運與《十萬個為什麼》緊相連(2)
經過一年的治療,我的肺病終於結束了“浸潤期”,我又忙於寫作了,寫出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