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藝術家和社會活動家,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泰戈爾出生於一個豪華富貴的大家庭中,父親是一個受人尊敬的智者,除了潛心研究印度宗教聖典和西方哲學書籍之外,還愛好旅遊。父親對他的教育概括起來就是“身體力行”。父親認為,不妨帶上孩子去親近山林、聽聽鳥鳴、聞聞花香,領略大自然的奧秘和人文的勝蹟,這樣對孩子的成長大有益處。
泰戈爾12歲那年,父親為他主持了成人儀式。儀式舉行後,父親問他願不願意跟他一起去喜馬拉雅山旅遊。“我願意!”泰戈爾高興得幾乎要跳起來了。
旅行開始了。他們到達的第一站宿營地是桑地尼克坦,那裡空曠無涯,廣闊的原野,平坦的荒地,還有那錯落有致的溝溝壑壑,在藍天白雲之下,像是一幅濃墨重彩的大油畫。壯麗的景色深深感染了泰戈爾,他第一次獲得了在空曠的大自然裡自由遨遊的樂趣。。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三章 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2)
他們繼續向喜馬拉雅山進發,沿途遊覽了許多地方,還特地參觀了阿默爾特薩爾的金廟,和那些虔誠的信徒在一起,吟唱錫克人的頌神曲。抵達喜馬拉雅山麓時已是陽春三月,但山區的春天卻是姍姍來遲,他們稍事休息之後,便向海拔7000英尺的德爾豪傑峰攀登。途中要經過幾個宿營地,他們或步行、或騎馬、或坐轎。山路兩旁,古松參天,山花初綻,雲飛霧繞,鳥語聲聲,皚皚白雪在峰嶺閃爍,山路自下盤旋而上,溝壑萬丈,層林疊翠。這一切,對泰戈爾來說都宛如天堂,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一顆好奇和探索的童心完全陶醉在這山區的美景之中了。
他們到達德爾豪傑峰後,住在自己早已購置的小屋裡。每當太陽從東方的峰嶺噴射出萬道金光時,泰戈爾和父親早已在戶外散步了,然後回到屋裡讀一小時英文,讀完就到冰涼的水裡沐浴,下午仍是讀書,討論宗教問題,晚上則是坐在星空下,聽父親講天文知識,欣賞高山美麗迷人的夜色。父子倆在那裡整整度過了四個月的旅遊生活。
這次旅遊,使泰戈爾和喜馬拉雅山結下了不解之緣,留給他許多終身難忘的美好記憶,他後來稱喜馬拉雅山是“蟄居在心靈上的情人”。成人以後,懷著深深的眷戀,他曾多次攀登喜馬拉雅山。1916年出版的詩集《飛鶴》,就真實地記錄了他這些遊覽活動的感受,被評論家稱為出類拔萃的詩,達到了抒情詩的最高水平。
以後,泰戈爾和他的父親又在喜馬拉雅山腳下的桑地尼克坦買了一塊地,建了一幢住宅和一座花園,他們常去那裡遊覽休假。他還在那裡創立了植樹節和開犁節,使當地植樹造林蔚然成風。泰戈爾的生活已經與桑地尼克坦緊密地聯絡在一起,他透過在那裡的許多實驗活動,擴大和增進了對自己所酷愛的大自然的親近感,飽覽了美麗的自然風光,熟悉了普通人民的生活情形,這對他的詩歌創作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讓孩子在生活中接受教育
我們所處的世界豐富多彩,每個人的正常生活和自我發展,都離不開與外界的接觸。來自外界的各種刺激,是智力、情緒等心理因素髮展的必要條件。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漫不經心地接受各種刺激,進而由此形成各種感覺,這是一種本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更多地感受外界的接觸,並加強和外界的聯絡,才可能擁有更大的力量,獲得更好的發展,人的心理和思想境界才能達到最優。如果切斷一個人同外界的聯絡,切斷一個人的人際交往,對人來講無異於坐“精神監獄”,這種狀況對身心健康和人的智力發展都是非常不利的,對於孩子來說尤其如此。因為孩子正處於吸收知識的最佳年齡,如果沒有透過多樣的渠道去接觸豐富多彩的外部世界,就會造成閉目塞聽。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讓孩子在生活中接受教育,體現教育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對孩子過於關心,生怕各種意外和疾病,怕孩子吃苦,於是把孩子放在較好的環境中,不讓孩子從事家務勞動,這樣做反而限制了孩子的成長。過多的時間花在學習上,很少參加實踐活動的孩子,不僅無法獲得足夠的知識,還容易使頭腦由於處於一定程度的感覺剝奪狀態,而變得越來越僵化,反過來對書本知識的學習也是不利的。 。。
第三章 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3)
書本知識和實踐知識的學習,應該是緊密結合,互相促進的。讓孩子適當地吃些苦,從事一些諸如整理個人的小床、倒掉廢紙簍、洗手絹等義務勞動,能培養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