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第二個設想是非核微波束武器,他稱之為微波炮。沈氏王國這樣的小國,無法獲得核技術,這是各大國都明令禁止的。所以只能是非核微波武器,威力要小一些,不過對付飛機和導彈卻是輕而易舉。這是一種威力很大的武器,如果研製成功,一支小型潛航艦隊就有區域拒止的能力,什麼防空反導都通通不在話下。甚至有能力打贏一支航母戰鬥群。
說到航母戰鬥群,就不得不說一下沈丹青的另外一個設想,他沒有在會上說,是因為他認為沒有說的必要。沈氏王國這樣的微小國家,是不可能擁有航母的。可真要發生戰爭,航母又必不可少,因為只要發生戰爭就必須有飛機參戰,在浩瀚的太平洋上,交戰雙方相距遙遠,航母就成為必然的選擇,因為飛機必須加油和加裝彈藥,只有航母才能勝任這份工作。說通俗一點,航母就是一個前線機場。
可沈氏王國沒有航母怎麼辦?沈丹青想到了一種組合浮塊,就是軍隊過河時的那種浮塊,組合攏來就是一條渡橋,能過大型裝置以及重型坦克。當然沈丹青想的不是那種浮塊,他想採用的只是它的方便組合方法。
假如一些民用船隻,在設計的時候就在上部留有搭口,戰爭的時候,只要將準備好的甲板鋪上,就能迅速變身為一艘簡單的航母,能起降飛機,假如再將這些簡單航母組合成一起,就能組成一塊巨大的前線機場,那些什麼蒸汽彈射、電磁彈射就沒有必要了,因為機場夠大夠長,和野戰機場沒有分別,飛機能夠憑自己就助跑起飛。想想那些四、五、十萬噸的大傢伙吧!只要兩至四艘就是一個巨大的前線機場。起降飛機的能力是航母遠遠也比不上的。單獨對付一兩個航母戰鬥群那是小意思。
……未完待續
第440章:導彈專案組
養航母非常花錢,只有那些超級大國才能承受那種浪費。可那些四五十萬噸的大型運輸船或油輪,卻不僅不要花錢,反而還能賺錢,兩者對比大家就知道誰優誰劣了。一艘十萬噸的超大型航母和一艘五十萬噸的運輸船體形相差好幾倍到十倍,因為航母有厚重的裝甲,而民用船則是儘量輕薄,儘量增載入貨量。只要兩艘運輸船組合到一起,就能組成一個巨大的野戰機場,組合的中間供飛機起降,船體部分可停放幾百架飛機,打一場關鍵戰役都足夠了。
關鍵的問題是要設計得當,即船倉裡的彈藥物資要能透過升降梯迅速輸送到甲板上,是的,必須設計升降梯,甲板必須設計一塊或幾塊活動甲板,與升級梯組合之後,就能發揮巨大的輸送力。
既然這樣,民用船隻的動力也必須作出改進。最高航速必須超過二十五節,使前線機場具備一定的轉移、躲避能力,同時也能迅速而及時的趕赴戰場。
沈丹青的假想敵當然就是美帝,美帝國力強大,一打就是大戰惡戰。因此那樣的臨時前線機場,沈丹青想一造就是十個。也就是說,他必須造至少二十艘五十萬噸級巨型運輸船。
前路漫漫,艱難困苦必定不少。但沈丹青必須勇敢的面對。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同時也是經濟高速增長的一個國家。不遠的將來,必然對美帝的世界霸權地位造成嚴重的威脅。兩國有不可調和的必然衝突,稍有不慎,就可能爆發戰爭。
沈丹青發明的這些武器就是為了對付美帝及其盟友的,比如和沈氏王國近在咫尺的袋鼠國。以及從大西洋或印度洋遠渡而來的歐州老牌帝國,沈氏王國就處在第一線,大戰惡戰肯定不老少,光靠人海戰術,不搞點高科技肯定不行。
空軍有五代機、六代機,將來還會研發隱形轟炸機、大型運輸機、空中加油機、電子戰飛機、空警指揮機、反潛巡邏機等等。海軍有隱身潛航艦與臨時航母組成的超級戰鬥群,沈丹青有信心單獨抗拒一方。那樣就能極大的減輕國家的壓力。國家要對付的敵人也夠多夠強大的啦!不僅有強大的美帝,還有日韓等幫兇。
說到這裡,大家就該知道沈丹青購買島嶼的遠見了吧!是的,他想在那裡建一個強大的軍事基地。敵人一來,就有“好”果子給他們吃。
到了沈丹青這種身家和地位,賺多少錢已不是他的主要目的了。他只是在完成他當初的遠大理想,擁有一千萬員工的理想。除此之外,就是強大祖國。以長勝投資集團強大的物質實力和科技實力,將中國目前尚屬弱小的國防力量,壯大成世界霸主,將美帝及其盟友狠狠地踩在腳下。
如果他還是中國人的身份,國家肯不會同意他做這些事,可他現在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國之王,那樣就可以商量了。因為他組建的軍隊會遠駐海外,對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