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在天下,無本末,無內外。聖人之言,烏有舉其一而遺其一者乎!舉其一而遺其一,是聖人猶與道為二也。然則《論語》之書,若之何而讀之,曰:用明於心,汲汲於下學,而求其心之所同然者,功深力到,則他日之上達,無非今日之下學也。於是而讀《論語》之書,必知通體而好之矣。”
想象的孔老會談(1)
這是莊子虛構的故事,他本人也承認自己的作品中,十之###都是寓言。他詳述哲學思想的方法,往往是以歷史上、傳說中,或自己虛構的人物為主,不時為這些主角安插談話的機會。
因此,在他的作品裡,充滿了無法逐字記載的會話。只要看過雲將和鴻蒙,光曜與泰清,黃帝,無為和無始,以及“伯昏無人”和“叔山無趾”等人的會談故事,就不難明白他的取材了。
本篇描述雖為想象,但其間也會提到不少孔、老時代的歷史事實。一般傳言,老子較孔子年長,而孔子一生只見過他一次。當然,由道家經手的文章,總是把孔子描寫為接受勸告,而不是給予勸告的人。
在《莊子》這本書裡,孔子以不同的會談方式出現了有四五十次之多,其中還包括了孔子的弟子——顏回和子貢——與道家聖者邂逅的趣聞。孔老會談共有八篇,其中之一已在第四章之一介紹過。
一
孔子想要西行至周,把他那些珍貴的書藏在周室。子路思考了一會兒,便對他說:“聽說周室有個掌管圖書的人,名叫老聃,現在已退職歸隱,老師如果要藏書,不妨找他試一試。”
孔子說:“好吧!”
於是孔子到了老聃的住所,請求他代理藏書,老子說什麼都不答應,孔子只得用十二經 (1 )來向他解說。還沒有說完,老子就打斷他的話:“你說得太複雜了,還是告訴我一些簡要的思想吧!”
孔子說:“最簡要的就是仁義。”
老子問:“請問仁義是不是人的本性?”
孔子說:“是的,君子如果不仁便成不了德,不義就沒有正當的生活方式。仁義實在是人的本性。否則,除了仁義還有什麼可做的?”
老子又問:“請問什麼叫做仁義?”
孔子說:“心中坦誠歡樂,博愛無私,便是仁義的本質。”
老子說:“唉!你這是近似後世浮華的言論啊!說到兼愛,那不就迂腐了嗎?所謂的無私,才是真正的偏私啊!如果你真想使得天下蒼生皆有所養,何不順著天道而行?要知道,天地本有一定的常道,日月、星辰也自有其光明和行列,禽獸本有群類,樹木也各自生長。你又何必高舉仁義,深怕眾人不知似的,拼命擊鼓去找尋那迷失的人呢?你這麼做,是在迷亂人的本性啊!”(《莊子》外篇第十二章《天道》)
二
孔子已五十一歲了,還不曾聽過大道的事,於是他南行到沛這個地方去見老聃。老聃看他來了,便說道:“聽說你是北方的賢人,是不是已經悟解大道了?”
孔子說:“還沒有。”
老子又問:“你怎麼去尋求的?”
孔子說:“我從制度上尋求,已經有五年了,可是到現在還沒有得到。”
老子再問:“那麼,你是如何尋求真理的?”
孔子答道:“我從陰陽變易的道理中尋求,已經有十二年了,仍未得到。”
老子說道:“不錯。假如道是可以貢獻的,沒有一個人把它當作禮物送給國君;假如道是可以進奉的,沒有一個人不把它拿去進奉給雙親;假如大道可以說給人聽,那麼人們早就告訴自己的弟兄了;假如大道是可以傳授的,人們也早就傳給了自己的子孫。
“但是,直到現在還沒有一個人得到‘道’,沒有別的緣故,實在是因為本心還沒有領受到大道的本質。本心不曾領受,大道怎會留止?何況在外沒有與本心配合的物件,大道自然也難於執行。
“若出自本心,外在不能接受的,聖人就不會拿來傳授;若是出於外在,其本心又無法接受的,聖人也不會強迫自己來接受。要知道,名聲是天下共用的,不可多取,多取便容易造成混亂;仁義,是先王的旅舍,只可留宿一夜,若是久居常見,責難也就相繼而起。
“古代的至人,時而假借仁道而行,時而寄託義理而止,沒有一定的常跡,僅求能自由自在地邀遊就夠了。他們靠簡陋的田地而活,賴荒蕪的菜圃居住。然而,就因他逍遙自在,所以能無為;就因為簡陋,所以容易生活;就因它荒蕪,所以才沒有損失。古人認為只有這樣才是本真行為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