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0部分

拉,一直都沒有停。

在這細雨霏霏的時候,乾隆二十八年科的狀元秦大成,被帶到了陳鳴落腳處。大軍攻略浦西之地,陳鳴不準備自己親自出手,他坐鎮嘉定要防備著清軍水師的突擊。

但防備歸防備,陳鳴也不至於全身心的都撲倒戰事上。現在的他已經不是最初時候的他了,戰爭經歷的多了,氣度也就不一樣了。

一個最直白的比喻,剛剛拿到駕照開車上路的新手,與開了十幾年車的老司機,那開車時候的感覺就是不一樣。前者會整個人恨不得趴在方向盤上,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前方,全神貫注;而老司機呢?就會像在家歇息一樣,輕輕鬆鬆。

陳鳴現在也算是一個老司機了,這秦大成就是他找來談天說話的。

身為頭名狀元,卻不赴身官場,而是早早的無意仕途,辭官回鄉教書育人,侍奉老母。秦大成自從孝道上看,那是完美無缺的。他自小喪父,是母親撫養成人,對母親十分孝順。這樣的人陳鳴是不會殺的。而秦大成這回也因為老母有病在身,無法移動,就留在了嘉定城裡的張馬弄老宅,一家人誰也沒有跑。

“你怎麼不跑?你不怕本都督殺了你,或是把你綁了,對外宣說你降於我復漢軍?”

“陳軍起於中原,橫行至江南,幾千裡征程,學生聽得貴軍行為暴戾也,也聽得貴軍貪婪好財也,卻從不聞貴軍有殘害於民者。

學生辭官返鄉,侍奉老母身前,江南盡人皆知。今老母有病在身,需要安養靜養,如因貴軍而至老母危難,學生惟一命之血勇,弗敢惜身。”小五十歲的秦大成在比自己兒子歲數都小的陳鳴面前,謙卑的自稱學生,但說起話來卻十分硬氣。

陳鳴懂得他這話裡的意思。

秦大成因為孝道名聞江南,這孝道比他的學問都更受中國傳統的普世價值觀的推崇,在江南之地的影響力也十分的大。如果因為復漢軍,搞得秦大成母子喪命,復漢軍的名聲就多了一層實實在在的汙色了。

至於為什麼復漢軍能讓他病重的老孃‘至於危難’,那顯然是在表示,復漢軍如果‘強搶’秦大成,他的老孃會用自己的死來解決兒子的後顧之憂。在秦大成被帶進來之前,去帶秦大成這位狀元郎的親兵也報告給了陳鳴一些事,關於秦大成病重的老母的。

老太太性格很烈啊。

對於這個時代的一些讀書人來說,名節即使不重要也很重要的。大清朝還沒有露出一點要傾塌的樣子,雖然復漢軍鬧得越來越大,無數人不看好復漢軍還是不看好復漢軍。秦大成如果從賊,在他老孃看來那真的是比死一戶口本都害處更大的事情,是要罵名不絕,遺臭萬年,汙名留於史書的。

“哈哈,這點上你放心。對於你那母親,本都督是很佩服的。”一個婦道人家,早年喪夫,家境貧寒,一個人拉扯孩子有多不容易想象就知道,還能帶出一個狀元出來,這完全就是中國古代婦女的傑出代表。

雖然秦母在日後的中國一點名聲都不顯。後世一提起來中國的母親,都是孟母、岳母。

“老太太性格很烈啊,想必你這個大孝子是不會拂逆母意的。本都督不會為難你。今天找你來是想看看什麼是狀元郎。也想聽你來說一說,現在的我復漢將軍府,在你們讀書人心中,是個什麼樣子?

面目可憎,離經叛道,無一點可取之處嗎?

真就覺得我陳家沒有一點坐江山的可能嗎?”(未完待續。)

第二百三十八章 為了這個國家,為了這個民族

“聽聞貴軍設學校以養官吏,內通庶政雜學,而不以儒家經典為本要,不知此事屬實否?”

“本督乃倡議之人。”

“由是,士林斥之。”

陳鳴剛剛的答話面帶得意,秦大成現在的回話也剛硬有力。

“士林者,士紳也。”

“士紳者,天下也。”

“今國朝雖有八旗在上,然八旗者盡困於京城及天下要害之地,除去寥寥數地,掌理天下地方之法度實權者,皆士紳也。”

士林當然不能同士紳階級完全重合,但士林中擁有話語權的中上層人物,卻與士紳階層完全重合。所以,‘士林者,士紳也’,並不為過。

這個士紳就是文人階級與地主階級的完全結合物,他們有財力基礎,他們有聲望聲名。他們就像後世的西方政治體系裡,一個個被推選出來的地方議員加強版一樣,掌控著地方實權和民意。

“貴軍設有鄉官,與大族爭權奪利,士紳尤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