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8部分

門製造農用機械、修配紡織機件的,後者順昌翻砂廠則是滬上,也可能是全國第一家鑄造廠。

“龐德兄也是睡不著啊。”嚴裕堂話中有話,他知道朱志堯是很有門路的。

“裕堂兄哪裡的話。”朱志堯嘆道,“說起來我比你們還不如啊。現在朝廷可是卯足了勁要辦船廠,我那機器廠可是就懸了。朝廷可不會辦農機廠鑄造廠吧,還是獨門生意好做啊。”

“龐德兄你可不知啊,獨門生意未必好。”顧光裕沉著臉道:“我那翻沙廠就要公私合營了。”

“公私合營!”朱志堯忙問道,他下午看見過有幾個人被工部的官員叫走,想不到顧光裕就是其中之一。“怎麼個合營法?”

“就是朝廷出錢出人,參股到我那翻砂廠裡頭。說是……”顧光裕現在說起來都還不相信,“說是要投資數十萬兩銀子在我那翻砂廠裡頭。”

“啊!”朱志堯大叫道。“把這麼多錢投到你那翻砂廠裡?”

“對啊。說還要另建廠房、再添機器、工廠裡的工人也要培訓,對了,說我也要培訓半年,說要讓我學一學什麼現代化管理……還要出洋半年,去看一看洋人的鑄造廠是怎麼個模樣。”顧光裕說起下午的事情心有餘悸,只感覺自己是上了一輛快得不得了的火車,根本不知道目的是哪裡。

“那,那這公私合營之後廠子是誰的?誰管事?”聽聞有這麼的好事,朱志堯只是不信。

“說是官方只佔股份,每年稽核財務即可。具體的業務,是賺是虧工廠都由我說了算。”顧光裕忐忑道:“龐德兄,你說會不會能公私合營幾年,官府把我那廠子買了去啊。他們現在說的是好聽,什麼都是我做主,可這也是他們不知道翻砂廠的底細,一旦合營幾年,盈虧他們都知道了,哪些工人頂用他們也知道了,那就好開價了。”(未完待續。。)

己卷 第九章 合營2

顧光裕的擔心本該第二日解除,因為若是赴會的所有代表都是公私合營,那他也沒有什麼好擔心的。可第二日朝廷並沒有找人談話,而是隻給了大家發了一疊子文書,簽字之後要大家保密閱讀;另外早先說是要和代表座談的總理,也說是有事耽擱,座談會將放在次日。

放在次日那就是要他再擔心一日,他正不知道這一日該如何過的時候,幸好領來的文書很是引人入勝,上面說的是全國翻砂業的近況,上半部分說的是技術,而下半部分說的是市場,裡頭不但有全國各地的情況,還有華洋對比的資料。文書是用白話文寫就的,極為通俗,不要太多的學識就能將其通讀。

翻砂業還算是比較單純細化的洋行,而造船業則是和國家經濟緊密相關的行業,朱志堯早上也簽字接收了一份保密文書,這份文書可不是想顧光裕的那般技術在前,而是宏觀經濟在前。雖如此,但開篇卻不是講全國造船市場如何,而是先是名詞解釋:

國內生產總值:即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新生產的產品和服務的總價值;

國民生產總值:即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所有國民在一定時期內新生產的產品和服務價值;

經濟增長:即指一定時期內某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總值的增加;

經濟週期:即指經濟活動沿著經濟發展的總體趨勢所經歷的有規律的擴張和收縮;

……

如此多從來都沒有聽過的新詞衝擊著朱志堯的大腦,他把這幾頁全部讀了一遍還是對這些從沒有見過的東西恍恍惚惚。只等下一篇文章描述近五年來中國經濟的執行情況。朱志堯倒是茅塞頓開了。從五年前的美國紐約經濟恐慌,再到兩年前的橡皮股票風潮,這兩次經濟危機的起因、影響、後果。以及由此折射出來的半殖民化半中國經濟結構,讓朱志堯讀的讚歎不已。

此文的作者以筆做刀,以‘恐慌’和‘風潮’下的中國經濟為牛,只把眼下的形勢解剖的乾乾淨淨。用作者的最後一段話來說:……金融、製造、貿易,除了財政沒有徹底殖民化,其他各項已完全被列國所控制。他們的艦隊巡遊在沿海以及揚子江之上,洋行與銀行聚居在各通商口岸之內、諸條鐵路水路深入內陸。錢莊買辦駐點農村,一個‘租界口岸為基,鐵路水運為鏈、錢莊買辦為末’的殖民網路已經形成。使得中國工業只能在官僚資本和殖民資本的夾縫中畸形生存……而要想徹底的擺脫這種境地,只能是全國工業集約化佈局、計劃性擴張,以集中對分散,以計劃對凌亂。如此我們才能有一線生機。

朱志堯讀罷此文。再也沒有心思往下看了。搖頭嘆息中,只在屋子裡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