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袁世凱是非常喜歡這個工作的,每次他把閔妃修理過一番,都會官升幾級,這工作誰不喜歡幹?
袁大頭是高興了,可是日本人卻受不了了。
在火箭幹部袁世凱嗖嗖嗖升官的這些年裡,日本人想盡了千方百計,想再擠進王宮裡去,可是被袁世凱擋在這裡,憋得日本人瘋了一樣在狹小的列島上蹦來跳去。
於是圖窮匕見,日本人開始考慮武力解決這個問題。
。 想看書來
19 萬夫當關,一夫莫開
到了1894年,袁世凱已經幸福地在朝鮮待了整整十二年。
這也是日本人痛不欲生的十二年。
世凱不除,日難未已啊!
日本人咬牙切齒,要徹底解決掉袁世凱這個麻煩。
時逢東學黨於全羅道大鬧事,派出彈壓的朝兵被打得頭破血流,連武器都被奪走,袁世凱急電朝廷,請求派兵支援,遂有直隸總督葉志超、太原鎮總兵聶士成率清兵三千人,乘招商局的汽船於牙山登陸。
日本人也趁機湊熱鬧,派了八百名士兵跑來起鬨。
等這八百日軍登了陸,袁世凱才發現不對頭,八百日兵人數是不多,但問題是人家這是先頭部隊,另有五個師團的大隊人馬還在後面呢。而且還包括了馬步炮工各個兵種,一進入漢城,一萬多名日本兵就熱火朝天地挖起工事來。
袁世凱大急,急電朝廷,請求增兵。
朝廷回電:已經和日本人說好了,中國不增兵,天朝大國,豈能反悔?
袁世凱急得跳腳,就聯合各國駐朝鮮公使,大家一起去日本兵營,面見五大師團首腦大鳥圭介,以道義相責,迫其退兵。
然而,武力控制朝鮮是日本人制定的國家戰爭策略,大鳥圭介正在全力推行,又豈是口舌之爭能夠解決得了的?
然而日本氣勢甚為兇悍,各國官員一時亦無可奈何。
知道與日本人兵戎相見勢不可免,袁世凱左思右想,終於想出了一個最有效的解決方案:
調葉志超的三千清兵入漢城,將王宮團團保護起來,這樣日本兵哪怕來得再多,也是沒咒可唸的。
於是袁世凱立即打電報給朝廷,朝廷回答:老葉這人脾氣不太好,誰也不敢惹他,要不……你自己跟他好好談談?
袁世凱沒得法子,只好致電葉志超,商量如何渡過難關。
葉志超回電:別理我,煩著呢。
大勢已去。袁世凱仰天長嘆。
日本人的工事修好了,九個高高的炮臺上,九尊巨炮居高臨下地俯對著袁世凱的使署。
袁世凱無可奈何,只有致電朝廷:
津約日已先違,我應自行,若以牙軍與日軍續來兵相持,釁端一成,即無歸路,乞速裁度……
袁世凱的意思是說:俺要回家……
這封電報讓朝廷大譁,群情激憤,物議洶洶,這個袁世凱怎麼這麼膽小?於是朝廷拍來電報:要堅貞,勿退怯。
袁世凱只好硬著頭皮繼續挺下去,可是使署員工都被大炮嚇壞了,趁夜紛紛翻牆而逃,剩袁世凱老哥一個人,連飯都沒得吃,於是他只好再次致電朝廷:
凱等在漢,日圍月餘,視華仇甚。賴有二三員勉力辦公,今均逃去,凱病如此,惟有一死,然死何益於國?至能否邀恩拯救,或準赴義平待輪,乞速示。
朝廷煩透了這個袁世凱,嚇唬誰呀,還日人視華仇甚,有這麼對日本友人說話的嗎?更何況袁世凱一回國,豈不是讓外人說中日不和?讓友邦驚詫嗎?
回電不準。
於是袁世凱不再拍電報,但是朝廷卻收到了海關下崗員工唐紹儀的電報:
現在漢城兩署辦公,只餘兩員,今聞南北進兵,均已逃去,無法挽留。儀一人譯電辦公,已難料理。而袁道病又須照拂,勢急情迫,乞速示遵。
—原來袁世凱是真的病了,偌大個漢城,就剩下他和唐紹儀這倆難兄難弟了。到了這一步,朝廷終於動了惻隱之心,發來電報:
本日奉旨,袁世凱著準調回。欽此。希將經手各事,交唐紹儀代辦,即回津。
朝廷是開了恩,允許袁世凱回去了,可是此時袁世凱的使署門外,是擠得密麻麻的日兵、日本浪人、武士及東學黨的刺客,袁世凱又有什麼辦法平安地走出門去呢?
20 老幹部發揮餘熱
究竟袁世凱這廝是如何從鐵桶一般的漢城中逃走的,這件事讓日本人傷透了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