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2部分

,縉紳階層融入商人階層太多了,有管理一百人經驗的大掌櫃,在縉紳子弟中竟然也是比比皆是,因為許多大縉紳本身就是大豪商。至於老夫子階層,這本就是讀書人階層,許多豪族鄉下的家塾、私塾,其實都是本族的讀書人在教育本族的子弟,這些人自然也是符合要求的老夫子。

最後統計,在吏科和禮科中,竟然有超過七成是縉紳或者有縉紳的背景,單純的商人只佔到不到三成。

當然工匠階層,向來君子動口不動手,向來不屑於身體力行的縉紳階層就插不進去了,但是他們也不太在意這個工科,畢竟即便是朝廷的工部,也排在六部的最後一位,是最沒有地位,最沒有權力的部門而已。

反倒是不限身份的刑科、兵科和戶科,這三科縉紳階層參與的少了些,因為這三科要求必須當過兵,其實是僅限於軍中進行的選拔,雖然軍隊中也有上萬名縉紳子弟,但是相對於百萬大軍還是太少了。

而這些年楊潮堅持不懈下,還是培養了大量的讀書人的,這些人從掃盲開始,一步步讀書,總有一些天賦異稟和智力上等的人物藉此機會脫穎而出,仗著龐大的數量,他們硬是從軍中的縉紳子弟手裡,搶過了超過六層的份額。

“要改變這個國家的統治階層構成,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啊。更遑論培養一個新興階層了。”

楊潮也只能嘆息一聲,不過他早已有了後續計劃,隨著這些新階層的官員就位,下一步就是該增強一下新的階層力量了。

————————————

本人新書已經發布,書名《大國崛起1900》,記得收藏啊。(未完待續。。)

第四百六十三節教育牛頓的教育體系

科舉是為政治改革選拔人才,可以說是政治改革的核心,畢竟政務說到底還是要人來施政的,讓對的人做對的事,這就是政治改革的核心內容。

但是政治改革只是第一步,也只有完成了第一步,後續的改革才好順利實施下去。

比如第一步的經濟改革,這次的經濟改革跟上次不同,上次是貨幣紙幣化、收稅調整等內容,而這一次則是開始深層次的革新,激發生產動力。

具體內容就是徹底將大明朝不合理的各種經濟制度革除,比如大明朝最大的製造業,全都在官府手裡抓著,造船業的代表是龍江船廠這樣的官辦場子,鼎盛時期全國各地都有這樣的場子,就是現在官府在龍江關、清江浦等地也開辦著大量的官辦船廠,主要用來打造漕船,歸工部都水司管理。

龍江船廠楊潮前年就賣給了姚匠頭,一年多的運作,姚匠頭已經還了楊潮的借款,現在龍江船廠每年能向楊潮提供十艘大戰船,另外還能打造上千條大小漕船,每年利潤超過十萬兩,其中大多數都是楊潮的戰船提供的。

姚匠頭現在已經開始修復寶船廠,準備將產量和規模擴大一倍,不但能夠打造大量的船舶,還要僱傭超過五萬的木匠,比現在三萬人幾乎翻一番。

當然龍江船廠是一個特例,因為這裡過去經營的就不錯,雖然在官方管理下,但是保留了大量的工具,最寶貴的是數萬經驗豐富的造船工匠。

賣給姚匠頭後。他也很爭氣。當然也趕了一個好時候。江南經濟越來越穩定,戰爭又摧毀了大量的船隻,因此商船的市場很大,經濟的穩定和商業的繁榮也讓更多的商人參與到了運輸業中,打算採購商船跑長江運輸,甚至跑海洋運輸。

但是姚匠頭顯然是一個很好的榜樣,楊潮將他的事蹟透過報紙大肆宣揚,此人儼然已經是明星人物了。別的不敢說,至少南京城是無人不知了。

免費的宣傳也給姚匠頭帶來了更多的訂單,但這絕對不是楊潮的目的,否則楊潮就得收他的廣告費了,楊潮是拿他做一個標杆,目的其實是希望千萬個姚匠頭這樣的人物出現。

楊潮需要這樣的人物,因為楊潮打算大規模出售官產。

將官吏管轄下的,沒有效率的各種官產變賣出去,收回一筆收益是一方面,啟用這些產業的生產才是最主要的。

大明朝龐大的官產不亞於後世的國企。幾乎所有大型的作坊都是官辦的,比如紡織業最大的作坊是朝廷的織造局。瓷器業最大的作坊是朝廷的官窯場,兵工生產則是中央到地方的大大小小的兵仗局、軍器局等等。

首先從南京開始,以兵仗局,銀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針工局,內織染局,酒醋面局,等八局為核心,將南京城大大小小的本來是給皇宮生產的作坊招募商人承辦,價高者得。

但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