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一十一回 點眼殺龍中盤勝 家書竟是勸降信

中兩眼無神,形態萎靡不振。

“大將軍,隋朝水師也並非無用,你看信中就說大隋水師魯明月部攜大隋15軍楚能部正在和蘇定方部一部南北夾擊我海州城,海州城不光沒得到京城援軍,還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信中雖未言及海州戰況,料想那海州也是失了的。”

崔康熙言下之意是國都長安城現在已被隋軍幾隻大軍圍困了。

“父王未及派出援軍,隋軍偷襲大軍便到了。想那海州確已落入敵手了。好在我國都雖被圍但卻巍然不動,還在父王手中。只是,我等將如何應對當下局勢?”

淵蓋蘇文略微緩過氣來,不得不面對眼前變得極為複雜的局勢了,那賭約一事早忘到腦後去了。

“大將軍,王上在信中言,隋軍只是圍而不攻,不但不攻,還退兵至王城之外至少10裡紮營。現在看隋軍並不急於攻城啊!”

“這是比攻城更加嚴厲的一手,他足以讓我都城之內的百姓和難民全都餓死,其不戰可得全勝。如此看,王城即使還在,我國也輸了。”

“大將軍,這~這仗還打麼?打的下去麼?”

崔康熙問道,在他眼中,隋皇楊廣的強手妙招一出,這盤棋已經中盤勝出,在拖延下去也無法改變大輸的結局了。

“這~”

淵蓋蘇文再次陷入沉思之中,副將崔康熙的問題正該這時去考慮了。

父王給他的書信中已經提到了一點,那就是隋軍遠遠的圍住了都城,卻不急於進攻,而是採用了一手更為犀利的招法,那就是全面洗劫京畿周邊數百里的土地,搜刮百姓手中一切食物並驅趕百姓湧入京城成為失地無糧無業的難民。難民的大量湧入,已經令京城的父王和朝臣們苦不堪言了。

“不~不~絕不能再打了,再打下去我高句麗國將會亡國亡種。如此打法,今年秋冬我國民、軍隊便會全部餓死。”

淵蓋蘇文想到了隋皇楊廣為謀高句麗而佈下的這場大局,將會給高句麗國帶來的巨大苦難。

想通這點後,淵蓋蘇文不由渾身出現顫抖,說話也不由打顫起來。

隨後,忙伏案急書,片刻之後一封回書寫就。吹了吹墨跡後,顫抖著又復看一遍。

“快~崔康熙將軍,速派快馬隨來使宦官一道,持本將軍書信,回京城呈送父王。”

“大將軍,難道要我等投降大隋?”崔康熙邊接過書信邊問道。

“在若不降,我等結局必死。隋皇楊廣乃是一極高明的謀略家,他早已給我等佈下了一場死局,就如同黑白膠著的一盤棋,看似兩方相持不下,卻又不經意間被高名的對手將我活命的眼位給撲掉了,令我高句麗國橫貫南北的這條大龍憤死,棋局結束了。唉!在高手面前我等輸的不冤。派人送信去吧!”

“是,末將遵命。”崔康熙也不再追問,只得應命而去。

“唉!隋皇楊廣當如何對待我高句麗國民呢?看來高句麗國將不存在了~”淵蓋蘇文看著遠去的崔康熙的背影,感嘆著說道。

在楊廣極其出色的大局觀面前,自己顯得如此的弱小,弱小的毫不起眼,甚至不能被看作水平相當的對手。自己的北方防線現在看起來竟是如此的可笑。

“呵呵!與中原大國爭,實乃蚍蜉撼樹,螳臂當車也!”淵蓋蘇文一陣苦笑著。

現在他算是徹底看清了自己國家和大隋國力差距是如此的巨大,自己成了待在半島上的井底之蛙一般。

難怪在大隋國內起事造反的楊玄感叛軍,一仗未打便已敗亡大海,在大隋掀不起一絲風浪來。

高句麗國原本境內主要以山地為主,適於跟稻穀耕種的平原地區主要集中在半島西部狹小的地域內,並主要以京畿周邊平原為糧食主產區。

而隨著隋軍萊州水師和楚能15軍在海州附近成功登陸並攻取了海州後,很快便和蘇定方的14軍在高句麗國都附近會師了。

這使得原本為孤軍的蘇定方部不在孤單,三路人馬的會師,使得圍困高句麗國都的隋軍人數達到了15萬以上,這讓高句麗國相對空虛的腹地成了任由隋軍馳騁之地.

高句麗京畿周邊百姓紛紛避入長安城,這也就意味著放棄了夏季水澇災後的田間補種時機。

國都長安城之外的廣大田野中不在有耕種的百姓和冒煙的農莊,一座座村落變得空無一人一派悽慘之狀。

“王上,如今與隋皇約定的賭約時間已到,我國都王城並未陷落,可讓在榮先生再去龍源城,說隋皇立刻退兵。”丞相李見熙奏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