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虛實相兼、寒熱錯雜等複雜證型。如脘腹灼熱嘈雜、口苦、苔黃膩,與腸鳴轆轆、腹中冷痛、下利清稀互見的胃熱腸寒證;或脘腹痞悶、喜溫喜按、得熱則減,與腹脹便秘、食熱為甚的胃寒腸熱證。對此,應效法仲景諸瀉心湯法,辛開苦降,溫清並用,補瀉同施,以達辛開苦降甘調,瀉不傷正,補不滯中的目的。諸瀉心湯主要針對胃熱腸寒證所設,對於胃寒腸熱之證可選用枳實消痞丸、枳實導滯丸等消補兼施,苦降辛開。
2。久痞由氣及血,痰瘀內生者,治宜軟堅散結,化痰活血。因痞滿以自覺脹滿、疼痛不著、觸之無形為臨床特點,因此一般不從痰濁瘀血論治。但痞滿在臨床上具有病情遷延,反覆發作,易發展為積聚、噎膈、癌病等病變的特點,根據“怪病多痰”、“久病多瘀”,我們有理由認為由氣及血,痰瘀內生是痞滿遷延不愈的重要病機。早在《類證治裁·痞滿論治》中即雲:“痰夾瘀血,成窠囊,作痞,脈沉澀,日久不愈,惟悲哀鬱抑之人有之,宜從血鬱治。”因此對於久治不愈的痞滿,可考慮應用軟堅散結、化痰活血的治法,選用莪術、三稜、乳香、沒藥、山慈菇、土鱉蟲等藥物。
【醫案舉隅】
趙某,男,24歲,1985年9月24日初診。
患者一月來胃脘脹滿,食後益甚,燒心,泛酸,噯氣頻頻,納物一般,大便尚調。脈弦滑,舌質稍紅,苔白膩兼黃。證屬飲食不節,中焦失運,治以消導調中。
處方:木香10克,枳殼10克,檳榔10克,陳皮10克,生赭石10克,旋覆花10克,焦六曲10克,厚朴10克,馬尾連8克,吳萸6克,茯苓皮30克,砂仁5克。
二診:9月28日。藥盡4劑,燒心、泛酸已平,脘脹噯氣均緩。舌如前。再為消導運中,以前方變通。
上方去尾連、吳萸,加白朮10克,冬瓜皮30克,太子參15克。
三診:10月4日。藥又進4劑,諸症續減而未盡除。近因飲食未和,時感噁心。脈仍弦小,舌質略紅,苔白膩,稍兼黃。仍本前法,佐清化和中。
上方加竹茹20克,生薑8克,法半夏10克,炒內金6克。
四診:10月8日。諸症幾平,惟空腹時或飲食過量後稍有不適,舌黃苔已退,脈如前,再予上方4劑以鞏固療效。
按:此患者由飲食不節,脾胃內傷,痰溼內生,日久化熱,溼熱中阻,氣機不利而成痞滿。初診病以邪實為主,故先治以消導調中、清化痰溼,妙在茯苓皮大量應用滲溼健脾,配合陳皮、旋覆花、厚朴、馬尾連、砂仁解散痰溼鬱熱,四劑顯效,繼則加重健脾除溼之藥以固其本,後又因傷食而痰濁反覆,酌加化痰和胃之品。蓋痞滿之證或醫虛而致實,或因實而致虛,多虛實兼夾,要能權衡輕重,分清緩急,靈活施治。
(董建華主編。中國現代名中醫醫案精華·第三輯。北京出版社。1990)
【古代文獻精選】
《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覆代赭湯主之。”
《證治匯補·痞滿》:“大抵心下痞悶,必是脾胃受虧,濁氣夾痰,不能運化為患。初宜舒鬱化痰降火,二陳、越鞠、芩、連之類;久之固中氣,參、術、苓、草之類,佐以他藥。有痰治痰,有火治火,鬱則兼化。若妄用克伐,禍不旋踵。又痞同溼治,惟宜上下分消其氣,如果有內實之證,庶可疏導。”
《類證治裁·痞滿》:“傷寒之痞,從外之內,故宜苦洩;雜病之痞,從內之外,故宜辛散。……痞雖虛邪,然表氣入裡,熱鬱於心胸之分,必用苦寒為瀉,辛甘為散,諸瀉心湯所以寒熱互用也。雜病痞滿,亦有寒熱虛實之不同。”
第三節嘔吐
嘔吐是指胃失和降,氣逆於上,迫使胃內容物從口而出的病證。古代文獻將嘔與吐進行了區別:有物有聲謂之嘔,有物無聲謂之吐,無物有聲謂之乾嘔。臨床嘔吐常多兼見,難以截然分開,故統稱為“嘔吐”。
《內經》已對嘔吐有較詳細的論述,在病因病機方面上認為外邪、火熱、食滯及肝膽氣逆犯胃等均可導致嘔吐。《素問·舉痛論》曰:“寒氣客於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也。”《素問·至真要大論》雲:“諸嘔吐酸……皆屬於熱。”“諸逆衝上,皆屬於火。”《素問·脈解》雲:“所謂食則嘔者,物盛滿而上溢,故嘔也。”《靈樞·四時氣》雲:“邪在膽,逆在胃,膽液洩則口苦,胃